世界厕所日 为什么中国人都说“上厕所、下厨房”?

2024-11-19 09:41来源: 央视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世界厕所日 为什么中国人都说“上厕所、下厨房”?

  古代厕所长啥样?

  “上厕所、下厨房”从何而来?

  今天(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

  一起“走进”汉代陶厕

  学习古代有关厕所的“冷知识”

  01

  汉代“猪猪厕所”:

  古人资源循环利用的中转站

  厕所是住宅建筑的一部分

  是生活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现代的卫生间讲究干湿分离

  汉代的厕所却是“厕圈相隔”

  就是说,厕所通常会和猪圈建在一起

  就像眼前这个汉陶厕

世界厕所日 为什么中国人都说“上厕所、下厨房”?

  这个“猪猪”厕所包括

  两间男女分区的厕所和一个猪圈

  中间还有便于人行走的台阶

  平台地面及台阶上饰有花纹地砖

  圈内有母猪和4只猪崽

  圈外还有鸡和狗

世界厕所日 为什么中国人都说“上厕所、下厨房”?

  每间厕所的屋顶上

  还都伏有一只小老鼠

世界厕所日 为什么中国人都说“上厕所、下厨房”?

  可能有人要问了

  为啥厕所要和猪圈在一起呢?

  难道就是图个热闹?

  那你就太小瞧古人了~

  西汉有个叫氾(fán)胜之的农学专家

  根据他的发现

  “美粪”十分利于农作物生长

  (“美粪”即掺入植物茎叶、猪粪尿、人粪尿、饲料残渣以及猪圈里的泥充分混合发酵而成的肥料)

  于是厕所成了资源循环利用的中转站

  体现出当时人们对粪肥效用的明确认识

  和“变废为宝”的先进思想!

世界厕所日 为什么中国人都说“上厕所、下厨房”?

  △各式各样的陶厕所

  陶厕结构复杂,制作精良

  从建筑风格上

  不仅能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

  还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02

  解密:“上厕所”和“下厨房”

  背后的文化知识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我们常说

  “上厕所”和“下厨房”?

  这两个看似普通的词语背后

  其实藏着不少有趣的文化密码

  1 五行风水说

世界厕所日 为什么中国人都说“上厕所、下厨房”?

  在古人眼中,风水五行至关重要

  北是水位,东是木位

  五行相生,水生木

  考虑到厕所有积肥的特点

  汉代陶厕便选在北面偏东的位置

  同理,东为木,南为火

  木生火,所以厨房要建在南面偏东的地方

  根据地图绘法有上北下南的规定

  “上厕所、下厨房”就由此产生

  2 南北方位说

  古人对南北方位的观念差异

  也是“上厕所、下厨房”的来源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大多坐北朝南

  北面采光好一般是身份尊贵的人住

  而南面(背阳)采光条件差

  基本用来堆放杂物或安置下人

  在古人的世界观里

  北为尊,南为卑,北为上,南为下

  因此,去东北角的厕所叫“上厕所”

  去东南角的厨房叫“下厨房”

  3 实用构造说

  农耕时代厕所通常建在猪圈上

  不仅节约空间

  还能利用粪便作为肥料

  为了防止异味

  厕所往往建得较高

  厨房则建在地势较低处

  便于防火和取水

  这种布局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上厕所、下厨房”的说法

  从五行风水到地理方位

  再到实用构造

  “上厕所、下厨房”的背后

  竟有这么多的讲究!

  03

  从“微缩仿真”陶土模型

  看古代建筑

世界厕所日 为什么中国人都说“上厕所、下厨房”?

  这件“微缩仿真”的陶厕所

  是2000多年前古人用来随葬的明器

  当时的人们认为

  人死后还能享受鸡犬桑麻

  有仆有猪的生活是莫大的荣耀

  除了陶厕所

  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房屋“周边”

  古人消防意识的结晶

  “东井戒火”铭文陶井

世界厕所日 为什么中国人都说“上厕所、下厨房”?

  △文博日历丨古人消防意识有多强?这件陶井告诉你→

  祠堂戏台秒变谷仓

  古人空间改造典范

  青花釉里红阁式人物谷仓

世界厕所日 为什么中国人都说“上厕所、下厨房”?

  △文博日历丨为了找地方存粮,古人用上了这招……

  成都贵族的“巴适老家”

  卧室、厢房一应俱全的微缩庭院

世界厕所日 为什么中国人都说“上厕所、下厨房”?

  △赵廷隐墓出土的陶庭院

  我们透过这些“微缩景观”

  窥见了真实古代生活的一角~

  世界厕所日

  这些厕所冷知识你get到了吗?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王楠

  视觉丨林琳

  技术丨蔡子旭

  审校丨刘福生

  统筹丨刘莹 戴广宇

  特别鸣谢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总台陕西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随着夜幕降临,河道两岸灯光点缀,乌篷船缓缓划过,水面映射出绚丽色彩。当暮色浸染白墙黛瓦,乌镇从素简水墨画蜕变为流光溢彩的数字梦境。
05
11月5日将迎来本年度第二次“超级月亮”。这是2025年三次“超级月亮”中离地球最近的一次,也是年度最大满月。“超级月亮”即“近地点满月”,就是满月时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
05
11月4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和都江堰基地的13只熊猫搬入新启用的绵阳基地“新家”,这标志着历时3年建成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投入试运行,中心在都江堰、卧龙、雅安之外,又添绵阳一座基地。
05
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5日在上海拉开帷幕,目前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各项展前准备工作有序推进,静待盛会。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5日在上海拉开帷幕,目前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各项展前准备工作有序推进,静待盛会。
04
“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将于2025年11月4日至2026年2月8日在故宫永寿宫展厅举行,并免费向公众开放。“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将于2025年11月4日至2026年2月8日在故宫永寿宫展厅举行,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04
11月3日,农民驾驶农机在江苏省兴化市兴东镇周韩村田间施肥,为冬小麦播种做准备(无人机照片)。记者11月3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截至10月30日,全国秋粮收获过九成,冬小麦播种过两成半。
04
近日,红嘴鸥如往年一样从西伯利亚等地飞抵云南昆明,成为“春城”一道灵动的风景,吸引市民与游客前往观赏、互动。近日,红嘴鸥如往年一样从西伯利亚等地飞抵云南昆明,成为“春城”一道灵动的风景,吸引市民与游客前往观赏、互动。
03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布局算力产业,建成淮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汴水之畔科学计算中心、算力互联智算中心、国创智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吸引腾讯、阿里、华为等众多头部企业落地布局。
03
深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收获,处处是喜人的秋日好“丰”景。深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收获,处处是喜人的秋日好“丰”景。深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收获,处处是喜人的秋日好“丰”景。
03
11月2日,2025北京马拉松在京举行。
0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