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年轻人的新“修行”?

2024-10-15 14:08来源: 半月谈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祛魅,源于思想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指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这个多用于学术中的专业词汇,最近忽然成为网络社交媒体上的一个热词。在当下部分年轻人的语境中,祛魅可以理解为慢慢消除对一切事物的滤镜,消解美好期待和幻想光环。它可以是暂时的停歇,用来宽慰过往的伤痛,舒缓当下的焦虑。

  但是,这个词不是逃避的借口,它最终的目的是以更好的状态遇见更好的自己。在年轻人不断祛魅的过程中,接受世界真实的模样,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能热爱生活,修炼稳定强大的内核,才是独属于今天年轻人的“修行”。

  标签、符号的意义在消解

  与祛魅相关的现象其实早有发生。极简生活、大牌平替、“穷鬼套餐”……在“花小钱办大事”的口号背后,许多符号的意义正在迅速消解。

  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一些人似乎连好好生活都需要用尽所有力气。无论是短视频软件上精致松弛的生活,还是商场中闪闪发光的“大牌”,又或是社交平台上的“人均月入十万”……这些看起来似乎和忙碌且平凡的自己没有关系。

  如何让生活回归生活本身?

  祛魅是许多人为自己找到的良药。既然无能为力,不如过好当下。有人将祛魅当作寻求内心平静的方式,认为“这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很多人也并不是展示出来的那么优秀。

  对于北京白领小杨来说,祛魅来自工作中的每一个瞬间。曾因“大厂热”而入职北京某大厂,小杨并不讳言自己的职业选择受到了各类“大厂工作vlog”的影响,“视频中展示出来的内容,很契合我曾经对精英白领的想象”。但如今,小杨坦言,除却新鲜感“上头”的两个月,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一次祛魅的过程:漫长的通勤,并不便宜的食堂,频繁的加班和时刻在线的工作软件都在提醒着她:“包装得再光鲜的工作也只不过是工作,赚的钱不会多,挨的累也不会少。”

  摘掉滤镜,不再内耗

  赋魅,是与祛魅对应的概念,指的是我们看到某个人、某件事或是某件物品身上存在的闪光点的过程。赋魅为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加上了一层滤镜,忽略了标签之下的真实。

  一位年轻的被采访对象向我袒露,因为容貌焦虑,她曾经服了多年“美役”,哪怕下楼取快递,也要涂上粉底、画上眉毛。随着年龄渐长,她开始明白,美的内涵是由人定义的,“与其为了他人的定义劳心费力,不如多睡半小时犒劳一下疲惫的自己”。

  走进生活里,更加关注自身,是当下年轻人祛魅的主流路径。祛魅不仅可以向内,向外祛魅还会收获人生意义上的开阔与释怀。

  “因为我的父母关系不好,所以我从小就很渴望电视剧里那种和谐欢乐的家庭关系。”刚刚过完自己35岁生日的采访对象说,对于亲情的匮乏感让她在成家立业后,依旧无底线地扮演着好女儿的角色,“好像我付出的越多,就能收获更多的关爱”。但在她经历重病手术,母亲拒绝前来照顾之后,她坦言,穿越生死后人总是能想清楚一些事情。“父母的爱并不都是无私的,有的其实只是出于私欲,而我恰好是不被爱的那一个。”她说,“当我不再执着,我才发现,对于原生家庭的过度期待居然是我前半生中最大的内耗。”

  从更宏观的维度来看,祛魅可以改变个体对于世界的看法。摘下滤镜,一个个真实且平凡的人组成了我们如今的生活,绝大多数人能力和成就的上限其实差不多。那些闪闪发光的履历、难以企及的权威和地位背后,多是踏实努力、敢想敢干的普通人。祛魅意味着不担心,也不内耗,不在意他人眼光和社会规训,敢于去尝试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更加专注自身的成长

  尽管祛魅已成为在部分人群中流行的一种生活价值取向,但与之相对的赋魅并不是坏事。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羡慕一个人时,会愿意为获得相似的成就而努力。比如在生活中,羡慕一位爱好广泛、精力充沛的朋友,这种情绪会激发我们尝试新事物,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同时,也要警惕,过度的赋魅常会引发自卑与焦虑,让人在无尽的精神内耗中浪费生命。

  祛魅是现代人祛除情绪压力、回归自由人生的途径。在祛魅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些什么,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要防止祛魅当中的“过犹不及”,摘掉滤镜不代表否定美好、消解意义。“不重要”“没必要”“不需要”认知的叠加,很容易让人陷入虚无的怪圈。有人将“躺平”“摆烂”等同于“祛魅”,认为生活中所有能引起负面情绪的人、事、物都应看淡,并以此消解生活的意义、否定努力的价值、压缩成长的空间。事实上,这些人很难真正做到无欲无求,“卷不动,躺不平”的“摆烂”极易引发更大的精神内耗,不仅无助于消弭焦虑情绪,还会反增社会戾气。

  祛魅的本质是找到一种与自己和解、以平常心和自适应节奏前行的良性成长路径。这个寻找和调整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生活压力、竞争压力、同辈压力以及外部环境变化时刻会带来新的焦虑与内耗。因此,可以设定一些略低于预期的小目标,并分解成为能够做到的具体事件,通过持续不断的正向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认知。

  无论是优秀的学习能力、扎实的工作作风、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特长还是强大稳定的精神内核,都需要日积月累,静待花开。哪怕“这世界是个草台班子”,哪怕我们只是平凡的个体,但只要善待自己的人生,总会优先享受世界,收获快慰。

  半月谈记者:梁姊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题:展国之威仪 铸军之荣耀——走进阅兵场上的仪仗兵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礼炮鸣放队队长李金柱说,56门礼炮,寓意全国56个民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80响,寓意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至今已走过80年历程。
06
9月5日19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开运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9月5日19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开运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06
9月5日,天安门广场上,众多市民游客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标志性景观前参观游览。
06
9月4日,丽星邮轮“领航星”号平稳停靠在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摄  9月4日,丽星邮轮“领航星”号平稳停靠在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无人机照片)。
05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5日至8日在重庆举行。这些板块将分别聚焦智慧生态、城市治理、特种应用、生活场景及飞行技术,通过实景演示与专业活动,为观众呈现智能产业前沿成果与技术转化路径。
05
9月4日,沈佳高铁沈白段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为正式开通打下坚实基础。9月4日,沈佳高铁沈白段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为正式开通打下坚实基础。9月4日,沈佳高铁沈白段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为正式开通打下坚实基础。
05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0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