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忠芳同志逝世,曾隐姓埋名“感动中国”

2024-08-19 18:05来源: 中国新闻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8月19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原副院长沈忠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8月17日21时35分在航天中心医院逝世,享年90岁。

  沈忠芳同志是我院导弹技术专家,全国劳动模范,曾任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长期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多次获得航天奖、中国航天基金奖,他的研究成果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为我国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3月,沈忠芳同志入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沈忠芳同志逝世,曾隐姓埋名“感动中国”

  曾长年隐姓埋名

  2022年4月24日,中国第七个航天日,12位隐姓埋名的我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的名字首次向社会公开,沈忠芳就是其中之一。他曾经的身份,是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此时,距离他退休已经过去了12年。

沈忠芳同志逝世,曾隐姓埋名“感动中国”

  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微信公众号

  据介绍,沈忠芳,1992年1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1993年1月任B610总指挥,1996年10月任B611总指挥。

  他长期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车载红缨五号超低空防空武器系统试验样车、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B6 系列武器系统等研发、指挥工作,为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炮火中燃起爱国心

  1934年,沈忠芳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记事起,生活就笼罩在日本人的炮火之中。在转学5次、辍学1次之后,他终于得以完成小学课程。

  解放了,但日子并不安宁。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飞机还是在初中生沈忠芳的头顶上嗡嗡地盘旋。

  提起那段经历,沈忠芳记忆犹新:“从1949年10月份开始到1950年,蒋介石的飞机大概炸了20多次。1951年2月6日,到现在我还记得,‘二六轰炸’,把杨浦发电厂给炸坏了。”

沈忠芳同志逝世,曾隐姓埋名“感动中国”

  青年时期的沈忠芳。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微信公众号

  那时候的沈忠芳觉得很憋屈:我们怎么就没有飞机呢?1953年,沈忠芳考上北京航空学院,专业便是飞机设计。

  “当时一些有爱国心的年轻人就想搞飞机设计,将来为祖国设计飞机。我们的毕业设计是北京一号,都飞上天啦!”沈忠芳说。

  1959年10月7日,“萨姆-2”导弹击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RB-57D型高空侦察机,开创了世界军事史上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先河。沈忠芳才知道,原来要对付敌人的飞机,不是只有造自己的飞机才能做到,“当时大家有一个思想,没有先进的导弹就没有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把这东西搞上去。"

沈忠芳同志逝世,曾隐姓埋名“感动中国”

  萨姆-2导弹。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微信公众号

  1960年9月28日,沈忠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他的“战场”,就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那个彻夜灯火通明的科研办公楼里。

  “因为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导弹技术上走在我们前面,后来我们看到,除了飞机将来对我们有威胁,导弹威胁也更大,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反制、拦截的手段装备。”沈忠芳说。

  研制导弹卫祖国

  中国的事情,必须、也只能中国人说了算。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而天底下最难的事情,莫过于平地起高楼。

  从地面上天,击中高速运动的飞机,这样的导弹,作用的机理是什么?沈忠芳也不是那么清楚。1970年,36岁的他正式加入FJ型号的方案论证和研制工作。摆在沈忠芳面前的,除了落后的工业基础,还有很超前的工程设想。

  工程的整体方向是什么?不知道;导弹作用的机制是什么?不知道;工程所需的各种资源能不能跟得上,也不知道。沈忠芳和同事们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事儿,不但得搞成,还得搞得漂亮。

  “越干越热爱,越干越想干。”沈忠芳说。

沈忠芳同志逝世,曾隐姓埋名“感动中国”

  沈忠芳和同事们在试验场。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微信公众号

  整个大地都震动了,漫天的火光像烟花一样。正陶醉间,头顶上纷纷掉落的碎片总是能让沈忠芳从深夜里惊醒……

  1972年,三年攻关之后,二院进行了FJ型号第一次试飞导弹的试验。由于推力很大,加速度很快,点火后几秒钟,发动机就爆炸了。

  沈忠芳带领着团队重新出发,不但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还给导弹穿了一身隔热服,进一步降低了发动机在大气层飞行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高温。

  从1970年到1979年近十年间,沈忠芳负责的型号成功完成4次飞行试验考核。其中,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沈忠芳说,自己时常因为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武器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上百个专业,需要发挥团队每个人的积极性,才可能完成这个复杂的工程。所以我的观点很明确,团队的胜利才是个人真正的胜利。”沈忠芳说。

  中国的导弹走出国门

  20世纪80年代,国内主要力量用于经济建设,军品订单大幅下降,科研人员大量流失。怎么办?此时的沈忠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研制一款能够打入国际市场的产品。但是,没有启动资金。

  几经波折,沈忠芳和同事们终于凑了450万元的经费。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地地导弹B610就面世了。

沈忠芳同志逝世,曾隐姓埋名“感动中国”

  B6系列打靶成功。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微信公众号

  在同事们灼热的目光中,第一发导弹发射。才飞出去10公里,一声巨响,导弹成了火球,爆炸了。错愕、沮丧、叹息……同事们的眼睛聚焦在沈忠芳身上。沈忠芳开了句玩笑:第一发打完了,第二发还没打呢。实在不行,就从我工资里扣这研发费用吧。

  记者:您那时候的工资才多少钱啊?退休了也还不完吧?

  沈忠芳:那就慢慢还。那时候工资不到100块钱。实际上,如果真扣我们工资,我们还会干。

  没人知道沈忠芳的压力有多大。试验结束,沈忠芳照吃照睡,整个试验队伍有了定心丹。但只有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才知道,他强撑到半夜,爬起来散步,排遣、思索。

  沈忠芳和试验人员再次投入到研制工作中。很快,靶场见证了他们连打10发,发发成功的骄傲。海外的订单来了,中国的导弹第一次走出国门,就拿到了大合同。在异国他乡,面对客户的怀疑,沈忠芳底气十足,“随便抽检,想打哪一发随你们定。”

  “对方就告诉我,没进小圈进中圈了,你一定还要打第二个,我就派人去打第二发了,‘啪’又进小圈了。我就逗他了,第一发怎么样?客户说‘very good’;第二发呢?Excellent!极好!极佳!”沈忠芳说。

  在B610之后,B611也成功走出国门。如今,沈忠芳的孩子们“B6”系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精锐武器之一。通过多年的研制与试验,沈忠芳也成功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和一批技术管理能力扎实过硬的航天人才。

沈忠芳同志逝世,曾隐姓埋名“感动中国”

  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微信公众号

  淡泊名利自得闲

  76岁时,沈忠芳自愿离开工作岗位,包括兼任的多个院校教授、顾问称号,一个不留。在他看来,“年轻人都比我们行,现在教授的水平比我高得多,先进技术掌握得比我好,我有自知之明。”他说,“我的人生格言就四句话:献身事业,淡泊名利;笑对人生,问心无愧。”

沈忠芳同志逝世,曾隐姓埋名“感动中国”

  沈忠芳与夫人徐正年。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微信公众号

  把玩从世界各地带回的纪念品,在iPad上玩游戏,看武侠小说,这是如今沈忠芳的日常。除此之外,他还爱听歌,《牡丹之歌》是心头至爱。

  他说:“《牡丹之歌》乔羽写的词,有哲学观点。‘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经贫寒。’你吃过很多苦头,冬天的时候酝酿了生机,到春天的时候把美丽献给人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每个人都有这个思想,我们国家就行了。”

沈忠芳同志逝世,曾隐姓埋名“感动中国”

  综合自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截至5月4日,本届广交会共吸引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17.3%,创历史新高。截至5月4日,本届广交会共吸引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17.3%,创历史新高。
06
这是5月3日在埃及新河谷省拍摄的中曼埃及公司奥瓦伊纳特水井项目现场。沙漠夕阳下,金色余晖中,高耸的钻机还在为钻探“生命之泉”而轰鸣不息。沙漠夕阳下,金色余晖中,高耸的钻机还在为钻探“生命之泉”而轰鸣不息。
06
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
06
5月4日,在江苏省兴化市陈堡镇的泰州华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车间进行切割作业。“五一”假期,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庆祝自己的节日。“五一”假期,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庆祝自己的节日。
05
“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
05
“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
05
在失重舱内进行空间科学实验 在飞上太空前的转椅训练中 桂海潮一开始有些不适反应 冒虚汗、恶心、头晕 不服输的他开始加练 一只手抓着另一侧耳朵原地旋转 就这样 练习了一段时间后 通过刻苦训练 
04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近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揭晓,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位列其中。
04
走进浑河滩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记者看到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智能温室。2024年,内蒙古设施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研究院成立,着力开展现代设施农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技术攻关。
04
平凡岗位的劳动者们,以不凡的坚守与创造,诠释着劳动的力量。从今年3月开始,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分公司2170队2400多名物探工人,挺进昆仑山中,克服山高崖陡、高原缺氧、天气多变等困难,在昆仑山中为国家找油找气。
0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