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三天
在沈阳举行的
辽宁中医药大学
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
堪称一场别开生面的
中医药文化盛事
每晚灯火阑珊时
夜市里人山人海
排队、把脉、体验、购物
火爆的场面给人们带来
最直观的视觉冲击
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吕晓东正在义诊。
根据统计,本届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中,接受义诊专家答疑解惑、把脉问诊、开方抓药,进行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中医药传统特色疗法治疗人数累计5.5万余人次。参与传统功法互动、品中医药茶饮、尝养生药膳、制作大山楂丸、动手卷制艾条、制作中药香囊、聆听中医知识大讲堂等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人数累计十余万人次。
中医药文化夜市
为什么能够火出圈?
守正创新的中医药文化
是主办方最大的底气
作为中华民族瑰宝,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传承千年的“岐黄之术”不仅护佑着全民健康,更守护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文化根脉。通过一次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就可窥见辽宁地区中医药领域深厚的文化底蕴。
每天邀请200位名医前来义诊
各式中医药特色疗法齐展示
被称为“镇院之宝”的
特色药剂供应不断
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
常常卖“断货”
夜市“火出圈”的背后
是中医药人
在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
借“烟火市集”
绽放出了新的光彩
另一个关键因素则是“夜市”的形式新潮有趣。通过开设文化夜市的形式,不仅让名医走出了诊室,让中医药走进群众,还让原本遥不可及的中医健康养生触手可及。在夜市上,中医健康养生不再是人们记忆中的传统符号,而是随处可见的名医大家望闻问切、中医适宜技术体验、药膳代茶餐饮品鉴。中医药文化夜市以实用、互动、有趣的形式,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尽情挥洒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夜市之所以形成
最美的人间烟火
“走心”最重要
排队人太多?
增加一倍的义诊名医
冷饮买不着?
紧急调货
夜市逛不完?
延长夜市开市时长
夜市划分出十大主题“摊位”,将看诊、体验、购物、游乐的人群分流,增强群众沉浸式、互动式的逛夜市体验感。为了举办此次夜市活动,辽宁中医药大学及其四所附属医院还带来了多年精心研发的中医药“周边”产品,不仅限于传统的药丸膏丹,更有结合现代审美与科技的创意之作,它们或精致小巧,或实用便捷,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医药文化夜市
火出圈的背后
我们还可以看到
两个令人欣喜的改变
一是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医药文化的喜爱远超想象。如今,养生的风已经吹到了年轻人中间。短短三天的夜市上,排队问诊的人群里有一半是年轻人,在中医文创、医药手作、药膳代茶、传统功法等摊位,年轻人达到九成。喜爱“国潮风”“正青春”“文艺范”的他们,已经被不断推陈出新的中医药文化实力圈粉。中医药文化夜市火出圈,足见中医药文化不仅走入寻常百姓家,更以丰富的形式融入年轻人的潮流生活。
二是中医药服务理念的升级,中医药人勇于探索中医药消费服务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中医药文化夜市的设立,不仅仅是消费场景的创新,更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及其四所附属医院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品质的创新之举。它让高端的中医药服务走出医院的围墙,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吕晓东说:“我们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就是为了老百姓在家门口‘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让广大群众了解中医药、信任中医药、受益于中医药!”几天的夜市活动不仅处处体现中医智慧,更充满了人文关怀,让市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体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健康养生的理念深植人心。
百姓更加喜爱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服务理念升级为“便民牌”
正是二者的双向奔赴
让中医药文化夜市
迸发出无数火花
在夜市的欢声笑语中
我们看到了中医药文化的
勃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也期盼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古老的中医药文化
在新时代的舞台上
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记者:张晓丽 查金辉 陈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