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2024-06-14 13:42来源: 重庆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6月14日上午10点20分

  5612次列车在重庆南站的站台上

  最后一次鸣笛出发

  运行了72载的重庆南站

  即将停办客运业务

  位于九龙坡区的重庆南站

  1952年建成投用

  至今已经走过72年的沧桑岁月

  是重庆地区历史最悠久的火车站

  也成为一代重庆人的记忆

  而这一趟趟的绿皮火车

  又见证了多少人的青春……

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今后,成渝铁路5611/5612次“慢火车”运行区段由重庆南至内江调整为江津至内江。车站外的售票点,将继续开启,市民可以在这里办理包括成渝铁路江津至内江段的客票业务。

  6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扩能工程进入全面开工阶段,待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站段扩能改造完成后,这里将以崭新的面貌与市民重逢。

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6月14日早上8点,家住菜园坝的陶女士和朋友们抵达重庆南站,在进站口拍照打卡。她们从小在铁路边长大,深受铁路文化的熏陶,趁着这个机会,几个姐妹早早买好票。

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菜园坝的重庆站关闭前,我们也去打卡了的。”陶女士说,“这趟慢火车,也坐了无数次了!这次重庆南站,追也追着来。”

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附近居民罗女士,和老伴儿一起来打卡。“不是关停,只是以后要打造得更好!”老大姐热情地向记者“科普”,“我们也非常期待!”

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车站人声鼎沸,很多人都是专程前来与车站作别。

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重庆南站

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重庆南站的前身是一座飞机场,建于1939年,曾是二战时期同盟国阵营的重要国际机场。

  1950年,随着成渝铁路的开工建设,重庆南站应运而生,选址于原机场位置。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成渝铁路全线通车,重庆南站迎来了它的辉煌时刻,它也是山城最早的一座火车站,比菜园坝站还要早几年。

  在成渝铁路通车的初期,重庆南站每天停靠的列车数量高达100多对,成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客货集散地。

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近年来,随着中国铁路飞速发展,人们更青睐选择高铁出行。不过,高铁时代也有“慢火车”。重庆南站往返内江站的5612/5611次列车,成为许多人“慢”游川渝的新选择。

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5612/5611次“慢火车”,往返于重庆南站与内江站之间。其逢站就停,沿途景区众多,包括铜罐驿、白沙古镇、石笋山、茶山竹海等。一直以来,这趟列车是人们“慢”游川渝的极佳选择。

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扩能改造

  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获悉,此次停办客运业务,是因为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扩能工程施工。本次扩能改造的是重庆站至江津段,全长61公里。改造项目在充分利用既有单线的基础上,采用沿既有线增建二线、增设车站、九龙半岛截弯取直的方式进行,建成投用后,可覆盖人口约127万,平均站间距缩短至4公里左右,将充分发挥市域铁路公交化功能,开行公交化和旅游列车,成为沿线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

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据中铁二局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改造工程站房标段常务副经理陈聪介绍,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站段共设13座车站,其中新建圣泉、西彭、钓鱼嘴、黄桷坪、鹅公岩5座车站,改建江津、黄磏、铜罐驿、小南海、伏牛溪、茄子溪、义渡古镇(现大渡口站)、重庆8座车站。

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部分图片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提供)

  转自:第1眼-重庆广电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进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13
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
13
近年来,杭锦旗有序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实施建设库布其沙漠锁边林草带、风沙路径阻隔带、光伏治沙带等治沙项目,促进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改善。近年来,杭锦旗有序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实施建设库布其沙漠锁边林草带、风沙路径阻隔带、光伏治沙带等治沙项目,促进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改善。
13
9月1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拍摄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无人机照片)。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9月10日正式启动。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9月10日正式启动。
12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12
9月11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格更召嘎查田间收割青贮玉米(无人机照片)。秋日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秋收等农事活动,田间地头一片繁忙。
12
9月10日拍摄的四川彭州湔江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勇 摄)  入选的赤山湖灌溉工程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与防洪调蓄工程,灌溉面积7.7万亩。入选的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由公议沟、三家店等五条古渠及周边泉、井组成,其中公议沟建于辽代。
11
在总结“十四五”找矿突破标志性成果时,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把能源矿产列在第一位。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说,目前海洋油气成为我国增储上产的主力,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的70%以上。
11
这是9月10日拍摄的位于库布其沙漠的达拉特旗光伏基地(无人机照片)。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里,一块块蓝色光伏板鳞次栉比、铺陈排开,将沙海变成绿能涌动的“蓝海”。
11
9月9日,工作人员在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展示抓到的螃蟹。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这是9月9日拍摄的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内的稻田(无人机照片)。
1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