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长滩新闻电报》:给不给小费,正在让美国人心烦

2024-06-13 13:11来源: 环球时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美国《长滩新闻电报》6月10日文章,原题:研究表明,超1/3美国人认为小费文化已经失控了 诺拉是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的一名咖啡师,自从咖啡店允许收小费开始,她的收入有了显著增长,但这却成了一种甜蜜的烦恼。“你会在情感上开始依赖小费,”她称“依赖过甚,就会带来焦虑。”

  即使服务过程很顺畅,如果顾客不给小费也会让人不快。为了避免泄露隐私,诺拉拒绝透露自己的姓,很显然,小费绝不仅仅是那一块两块钱的问题。深受小费困扰的不只咖啡师。作为一种热点现象,各行各业的小费风气在短时间内似乎很难消退。

  六成美国人对小费持负面态度

  如今的美国人民开始为信用卡账单而发愁,更是染上了末日式消费和软储蓄等习惯,因此当他们不愿在吧台上多留点小费时,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事实上,有59%美国人至少从下列某一层面对小费文化持负面态度:有37%认为企业应该多付薪水,而不是把问题转嫁给顾客;35%认为小费文化已经失控了;34%则恼火于咖啡厅、流动餐车等场所提前收取的小费;14%宁愿多花钱也不愿意付小费;11%则是搞不清楚该给谁付多少小费。

  年龄越大,对小费文化的看法似乎就越负面。婴儿潮一代(60—78岁)和失落一代(44—59岁)对小费持至少一种悲观态度的比例分别为72%和62%,对于千禧一代(28—43岁)和Z世代(18—27岁)来说,这个数字则是51%和45%。

  但人们的观点并非都是负面的:14%称自己会在有预收小费时支付更多小费。29%称自己在大手一挥时会感觉很好。37%称自己在堂食时至少会支付20%小费。相比于去年的30%,2024年有35%的美国人认为小费文化已经不受控制了。值得注意的是,持有这种观点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仅有23%和27%,而对失落一代和婴儿潮一代来说,这一数字为40%和46%。

  给不给小费要看服务好不好

  64%的人称小费金额要看服务好不好。但10%则称不论服务好坏自己都会付同样多的小费。失落一代(76%)和婴儿潮一代(67%)比千禧一代(55%)和Z世代(50%)更加看重服务的质量。有34%美国人对咖啡厅、餐车和手机应用预先收取的服务费感到不快。此外,有25%会在有预收小费时选择少给或不给小费,但也有14%会增加小费。

  相比去年,更多人为餐饮、理发、送餐和网约车服务支付小费。数据表明,本年度美国人民在餐饮、交通和演出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有显著增加,同时,相应领域的小费支出也水涨船高。堂食餐厅服务员:67%(去年为65%);理发师:55%(去年为53%);外卖员:51%(去年为50%);网约车/出租车司机:41%(去年为40%)。

  老年人和女性更常给餐馆服务员支付小费。只有35%的Z世代会在堂食时经常付小费,而对千禧一代、失落一代和婴儿潮一代来说,这一比例分别是56%、78%和86%。

  此外,在堂食时经常付小费的男女比例分别是63%和71%。曾当过餐厅服务员的洛克李乔称:“我去餐厅吃饭,总是会付20%以上的小费,这一点我坚持了很多年,因为我觉得这一行的薪资结构是存在问题的。”

  相比去年,更少人为酒店管家、咖啡、家具配送和打包服务支付小费。当然,并非所有服务业的小费水平都在提升。咖啡师诺拉称,在夏天的时候,她会拿到更多小费,但冬天就少得可怜。以下是对各种服务支付小费的美国人比例:酒店管家:22%(去年为23%);咖啡师:20%(去年为22%);家具/电器配送工人:15%(去年为17%);打包带走食物时:11%(去年为13%);家政/维修工人:10%(与去年持平)。有专家认为,企业要想确保员工薪资合理,就可能需要提升价格,“小费是一种带给消费者负担的附加收费,既能让员工多赚钱,又能让企业置身事外”。

  “2024小费指南”

  以下几点建议能让你在如今的小费文化中更加如鱼得水。首先,预算里加上小费。常收小费的诺拉称自己只有愿意付小费的时候才会去门店消费。如果加上小费超预算了,那么她就不会去了。如果在预算里加上小费、交通、个人服务等费用,做好规划,那么就不会患得患失,觉得肉痛。

  其次,带现金或者随时拿着手机。现金当然更好,但没有人会时刻带着现金,移动支付如今越来越普遍了。最后,小费是规矩,但付多少全凭自己。交易的性质、服务的时长和品质都可能影响小费的数额。

  在赴约前,最好想想你要给多少小费,你也可以向从事服务业的朋友和家人寻求建议。知己知彼,才能在面对账单时从容不迫。(作者凯蒂·凯尔顿,华泽勋译)

[责任编辑:黄童欣]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
22
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
22
10月21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的棉田中,棉农在固定棉花包。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
22
在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继能源站,工作人员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10月19日摄)。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太原市于10月19日提前启动供热工作,并通过加强巡检、24小时监控等措施,保障群众温暖舒适过冬。
21
10月20日,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检修人员在古泉换流站进行检修作业。10月17日至10月23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站——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迎来年度停电检修。
21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
21
10月18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村民在四川农业大学科技示范点整理收获的香稻。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
20
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
20
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
20
10月18日,一列满载进口物资的货物列车驶向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芬河站(无人机照片)。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0月18日,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实现进口货物2781.8万吨,进口中欧班列2669列274920标箱,贸易流动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稳定动能。
1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