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失明后,老教授开通“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

2024-05-06 10:37来源: 芒果爱晚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左眼失明的卢卓群,两年前因右眼黄斑裂孔病变也几近失明,眼前的世界变得一片模糊。

  即便如此,卢卓群教授依旧每天戴一副眼镜。

  “虽说戴眼镜没用,但我的学生都看习惯了,我要保持自己当老师的一贯形象。”这位84岁的学者说。

  保持老师形象,卢卓群教授为此坚守一生。

  2000年,从湖北大学退休的卢卓群回到母校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任教。几近失明后,他就开通“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我不想让死亡带走我的知识,我只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再多教些学生。”卢卓群说。

  “电话导师”

  ——“学生愿意学十分难得,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去鼓励他们,而不是去泼冷水”

  4月20日晚上8时,卢卓群的手机铃声响起,他从沙发上前倾身体,在茶几上摸到了手机。

  “卢老师,您好,我是23级的学生张晴,想和您讨论我写的一篇论文,您现在方便吗?”“可以,你说。”坐在沙发里的卢卓群直起身子,语气随和。

  手机那头,张晴开始逐字逐句地念自己的论文。卢卓群屏息聆听后给出指导意见:“……举例数量要均衡,避免文章头重脚轻,不然就成为滑稽演员表演……这是我的建议,供你参考。”

  这通“热线指导”,时长为35分26秒。

几近失明后,老教授开通“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

  卢卓群通过电话指导学生的论文。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2022年7月,因右眼黄斑裂孔病变,卢卓群教授不得不靠摸索去熟悉身边的一切。

  放心不下学生,“看不到东西”的卢卓群开通了一条“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经常超过1个小时。

  通过卢卓群的电话指导,2023级学生已发表了12篇论文,另有6篇在等待结果。

  没有学分的论文课

  ——“这里面有我的成果,也有孩子们的成长”

  在卢卓群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一本“手工论文集”,这本一寸多厚的16开本剪贴本里,工整地贴着一篇篇经他指导完成的学生论文作品,为起到保护作用,卡纸做成的封面缠着透明胶带。

  卢卓群将这本论文集视若珍宝。“这个剪贴本里面有我的成果,也有孩子们的成长。”他说。

几近失明后,老教授开通“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

  老师通过放大镜看资料。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2022年,卢卓群因为视力原因缺席了2022届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工作,语言研究所派了另一位老师为卢卓群代课,因为不算学分,学生们在论文写作上积极性不高。

  班长何小妹回忆,那段时间,在家养病的卢老师很着急,“每周都会联系我,详细询问同学们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2023年9月,卢卓群在电话指导的同时,决定再一次站上讲台。

  一本“汉语小论文”的教材,卢卓群研究了18年,眼睛看不见,他在课堂上会准确地让学生翻到第几页、看第几段。“讲到重要内容时,他会拿起粉笔板书,尽管这些字不成一条直线,但我们都能看明白。”2023级班长王韵婷说,声如洪钟的卢老师始终坚持站着授课,“语言学是门比较枯燥的学科,但卢老师会根据自己编写教材上的设计,表演唱歌、戏剧,特别有活力”。

  陈泳棋说,卢老师上课带的两个公文包都装得很满,一个装书本和水杯等物品,另一个则装满用广告纸、宣传单做成的自制教具,用来鼓励大家深入生活找语料,多发现生活中有趣的语言现象。

  在华中师范大学,“汉语小论文写作”课程虽没有学分,但因为卢卓群的教学内容与任课态度,这门课一直很受欢迎。

  师道传承

  ——“书本里的知识,都刻在我的脑子里,我想把它们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周毕吉,对卢卓群印象深刻:“他每天拎着一大袋论文材料,坐一个小时公交车过来给学生上课,他那时右眼还能看得见,总是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修改我们的论文,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会动,有时一页纸改完就变成了两页。”

  “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周毕吉说,他牢记着卢教授常说的这16个字,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他也向自己的学生传递着这种教育理念。

几近失明后,老教授开通“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

  卢卓群通过放大镜看资料。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光阴流转,卢卓群成了一代又一代老师们的老师,“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我的学生在教育这条路上比我走得更远。”他说。

  因为视力原因,卢卓群现在已经很少走进他的书房,已无法再翻阅满柜的书籍,但这里有他曾经写下的文字,也有曾令他引以为傲的著作。

  “书本里的知识,都刻在我的脑子里,我想把它们传递给更多年轻人。”卢卓群说,他没有给自己设定教学生涯的终点,“等到我躺在床上、说不了话、翻不了身、脑子也不清醒的那一天,我可能会放弃吧!”

  综   合:九派新闻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题:探访亚布力:亚冬会给冰雪小镇再添一把“火”新华社记者 沈易瑾 摄  新增多类型雪道、优化造雪系统、打造新型社交式滑雪场……在服务亚冬会高标准赛事的同时,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全面升级雪场雪道,满足不同人群的滑雪需求。
22
↑2024年5月15日,在海南省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易克贤(左一)和坦桑尼亚留学生姆卡帕·萨姆森(左二)等在查看剑麻育种材料长势。↑2018年9月22日,在三亚市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期间,苗族黎族父老乡亲与游客齐聚三亚苗寨,跳起欢快舞蹈。
22
由中交路建承建的富龙西江特大桥将于11月22日通车。富龙西江特大桥西起佛山高明区,东至佛山三水区,全长1770.6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富龙西江特大桥西起佛山高明区,东至佛山三水区,全长1770.6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
22
在澳门路环石排湾郊野公园大熊猫馆,中央赠送澳门的大熊猫“开开”“心心”和它们的双胞胎儿子“健健”“康康”过着闲适快乐的生活,它们时而食用竹子,时而与游客“打招呼”,憨态可掬的样子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21
初冬时节,红嘴鸥从寒冷的西伯利亚等地大规模飞抵云南昆明,栖息在滇池一带,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初冬时节,红嘴鸥从寒冷的西伯利亚等地大规模飞抵云南昆明,栖息在滇池一带,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21
新华社天津11月20日电(记者隋福毅、王宁)走进天津古文化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
21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蛇年新春特别版——“蛇墩墩”系列新品19日在北京发布。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11月19日,主创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在发布会上介绍“蛇墩墩”的设计与文化理念。
20
11月19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乌镇开幕。本次博览会以人工智能为展示重点,突出沉浸式体验感,以“视、听、赏、玩”等多元形式,增强展会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借助AI全息舱、AI绘画、数字人等展项,观众将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AI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20
在19日进行的2026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第六轮比赛中,于厦门主场作战的中国队由林良铭打入一球,但最终仍1:3不敌日本队。11月19日,日本队球员小川航基(左)头球攻入本场个人第二粒进球。
20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一处变更、多处联动”,便捷高效的服务背后,是后台数据的打通,更是以“一件事”为牵引形成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办事流程系统性重构。
1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