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失明后,老教授开通“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

2024-05-06 10:37来源: 芒果爱晚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左眼失明的卢卓群,两年前因右眼黄斑裂孔病变也几近失明,眼前的世界变得一片模糊。

  即便如此,卢卓群教授依旧每天戴一副眼镜。

  “虽说戴眼镜没用,但我的学生都看习惯了,我要保持自己当老师的一贯形象。”这位84岁的学者说。

  保持老师形象,卢卓群教授为此坚守一生。

  2000年,从湖北大学退休的卢卓群回到母校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任教。几近失明后,他就开通“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我不想让死亡带走我的知识,我只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再多教些学生。”卢卓群说。

  “电话导师”

  ——“学生愿意学十分难得,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去鼓励他们,而不是去泼冷水”

  4月20日晚上8时,卢卓群的手机铃声响起,他从沙发上前倾身体,在茶几上摸到了手机。

  “卢老师,您好,我是23级的学生张晴,想和您讨论我写的一篇论文,您现在方便吗?”“可以,你说。”坐在沙发里的卢卓群直起身子,语气随和。

  手机那头,张晴开始逐字逐句地念自己的论文。卢卓群屏息聆听后给出指导意见:“……举例数量要均衡,避免文章头重脚轻,不然就成为滑稽演员表演……这是我的建议,供你参考。”

  这通“热线指导”,时长为35分26秒。

几近失明后,老教授开通“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

  卢卓群通过电话指导学生的论文。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2022年7月,因右眼黄斑裂孔病变,卢卓群教授不得不靠摸索去熟悉身边的一切。

  放心不下学生,“看不到东西”的卢卓群开通了一条“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经常超过1个小时。

  通过卢卓群的电话指导,2023级学生已发表了12篇论文,另有6篇在等待结果。

  没有学分的论文课

  ——“这里面有我的成果,也有孩子们的成长”

  在卢卓群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一本“手工论文集”,这本一寸多厚的16开本剪贴本里,工整地贴着一篇篇经他指导完成的学生论文作品,为起到保护作用,卡纸做成的封面缠着透明胶带。

  卢卓群将这本论文集视若珍宝。“这个剪贴本里面有我的成果,也有孩子们的成长。”他说。

几近失明后,老教授开通“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

  老师通过放大镜看资料。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2022年,卢卓群因为视力原因缺席了2022届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工作,语言研究所派了另一位老师为卢卓群代课,因为不算学分,学生们在论文写作上积极性不高。

  班长何小妹回忆,那段时间,在家养病的卢老师很着急,“每周都会联系我,详细询问同学们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2023年9月,卢卓群在电话指导的同时,决定再一次站上讲台。

  一本“汉语小论文”的教材,卢卓群研究了18年,眼睛看不见,他在课堂上会准确地让学生翻到第几页、看第几段。“讲到重要内容时,他会拿起粉笔板书,尽管这些字不成一条直线,但我们都能看明白。”2023级班长王韵婷说,声如洪钟的卢老师始终坚持站着授课,“语言学是门比较枯燥的学科,但卢老师会根据自己编写教材上的设计,表演唱歌、戏剧,特别有活力”。

  陈泳棋说,卢老师上课带的两个公文包都装得很满,一个装书本和水杯等物品,另一个则装满用广告纸、宣传单做成的自制教具,用来鼓励大家深入生活找语料,多发现生活中有趣的语言现象。

  在华中师范大学,“汉语小论文写作”课程虽没有学分,但因为卢卓群的教学内容与任课态度,这门课一直很受欢迎。

  师道传承

  ——“书本里的知识,都刻在我的脑子里,我想把它们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周毕吉,对卢卓群印象深刻:“他每天拎着一大袋论文材料,坐一个小时公交车过来给学生上课,他那时右眼还能看得见,总是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修改我们的论文,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会动,有时一页纸改完就变成了两页。”

  “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周毕吉说,他牢记着卢教授常说的这16个字,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他也向自己的学生传递着这种教育理念。

几近失明后,老教授开通“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

  卢卓群通过放大镜看资料。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光阴流转,卢卓群成了一代又一代老师们的老师,“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我的学生在教育这条路上比我走得更远。”他说。

  因为视力原因,卢卓群现在已经很少走进他的书房,已无法再翻阅满柜的书籍,但这里有他曾经写下的文字,也有曾令他引以为傲的著作。

  “书本里的知识,都刻在我的脑子里,我想把它们传递给更多年轻人。”卢卓群说,他没有给自己设定教学生涯的终点,“等到我躺在床上、说不了话、翻不了身、脑子也不清醒的那一天,我可能会放弃吧!”

  综   合:九派新闻

  

[责任编辑:许莹莹]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27日,“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日常使用的小喇叭等5件(套)实物被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上午9时许,学生们的早操散去,华坪女高的校园里,张桂梅拿着小喇叭的身影在学生的队伍末尾缓慢地往回走。
28
2025WWS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27日在广东东莞落幕,在决赛中,中国选手白雨露在2:4落后的逆境下,连胜四局,以6:4逆转世界排名第一的泰国名将明克·努查鲁特,成功卫冕。
28
5月27日,在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上,工作人员为游客演出。当晚,随着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缓缓驶离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泊位,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时隔五年再次迎来国际邮轮始发航次。
28
5月2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完成T梁预制施工,项目建设正式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27
时下,华北平原麦浪滚滚,一派丰收在即的景象。在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往来田间,看小麦长势,进行各种试验,为小麦丰产保驾护航。
27
近年来,浙江安吉全力打造多元化夜间经济形态,通过创新业态、优化布局、完善配套等举措,激发消费活力。
27
夏初时节,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举办“兴生态·宏文旅·泰美好”第六届文化旅游活动。热闹欢快的歌舞表演、激情四溢的民俗运动,吸引当地牧民和游客参与其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6
5月25日下午,重庆菜园坝火车站(重庆站)标志性建筑华铁宾馆爆破拆除。重庆站于1952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本次爆破标志着该站进入全面改造阶段。
26
5月25日,收割机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北幢村的一处麦田里收割小麦。
26
端午节将至,各地举行包粽子、做香囊、龙舟竞渡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喜迎端午佳节。
2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