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复苏,雨水频繁,很多野菜生长旺盛,平时吃腻了家常菜的朋友,喜欢在春季品尝一些鲜嫩的野菜。4月7日,长沙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野菜虽好,却不能随便吃。
据介绍,4月是有毒野菜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高发季节,野菜中毒主要发生在家庭和农家乐等场所,野果中毒多因儿童和野外作业者误采误食引起。中毒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多见,有些可以引起过敏症状,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如:毒芹、狼毒草等)。
长沙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科专家介绍,食用野菜中毒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有毒的植物与野菜、野果外观相似,如毒芹与水芹、化儿草与血皮菜,马桑果和桑葚等,误采误食后引起中毒;二是一些野菜、野果内含微量天然毒素,如蕨菜、桐油果,如果烹饪不当或一次食用量过大也会引起中毒。
很多野菜与有毒植物极其相似,比如血皮菜与化儿䓍,毒芹与水芹菜,断肠草与金银花等,我们大部分人并不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分类知识,采摘时辨别错误的概率极大,不建议大家野外采挖食用。
如何避免野菜中毒?专家提醒:
1.仔细鉴别,谨慎采食。不熟悉、不认识、易认错、受污染的野菜坚决不采不食,不买不卖。为满足公众需求,一些野菜已实现人工规模化种植,大家可以通过正规销售渠道进行选购。
2.不要盲目迷信某些野菜的“养生”“药用”“治疗”功效。婴幼儿、孕妇、乳母、老人、对野菜有过敏史、消化系统存在疾病的人群,不建议食用野菜。
3.消费者如需购买野菜,应在正规市场询问后适量购买,并保留相关凭证。野菜最好现买现吃,避免因长期储存而腐败变质。
4.野菜中荠菜、香椿、蒲公英、苦菜的营养价值较高,但摄入量应适中;吃野菜前首先需要浸泡、焯水等;烹饪野菜一般采取急火快炒或是开水汆烫等方法。
5.不同的野菜,中毒表现不一样。食用野菜前留存少许野菜或拍个照以便中毒后鉴别种类,食用野菜后若有不适,马上停止食用,立即催吐,及时就医。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王文强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