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中国短道名将孙龙:金牌是梦想更是使命

2024-04-04 07:37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长春4月3日电(记者周万鹏、张博宇、王帆)从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到鹿特丹世锦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23岁的中国短道速滑选手孙龙斩获多枚金牌,在龙年迎来全新蜕变。

  孙龙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金牌圆了自己多年拼搏奋斗的梦想,更赋予了他全新的使命。“十多年来,我一直深爱着短道速滑。它的魅力不仅在于速度与耐力的比拼,更教会了我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中的每一次挑战。”

专访 | 中国短道名将孙龙:金牌是梦想更是使命

  孙龙(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在今年2月举行的“十四冬”上,代表吉林队出战的孙龙在个人和接力项目中独揽四金,成为短道速滑项目的最大赢家。

  “相比于金牌,我更注重比赛的过程。比赛中,我尝试了一些新的节奏和风格,比如全程领滑,以此来提高未来在国际赛场上的自信心和竞争力。”孙龙说。

  之后的世锦赛上,孙龙又将男子1500米、5000米接力和混合接力三项冠军收入囊中,实现了个人在世锦赛上的新突破。

  “世锦赛金牌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感谢团队的精心指导与呵护,让我坚信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就不凡。”孙龙说。

  时间拨回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次参赛的孙龙在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失误摔倒,中国队最终仅获第五名。赛后他自责万分,泪洒赛场。经验欠缺、心态不沉稳、外界质疑,让年轻的孙龙一度陷入职业生涯的低谷。

专访 | 中国短道名将孙龙:金牌是梦想更是使命

  “对他而言,失利是一次磨砺,更是一次鞭策。”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短道速滑一线队教练李野说。从2014年执教孙龙以来,李野对弟子的特点再熟悉不过。在他眼中,自律、不服输是孙龙一路成长的秘诀。

  “刚入队时,孙龙相比同龄孩子更活泼,但在训练上十分专注。”李野说,只要教练布置的任务,孙龙都会完成得非常出色,有时还会主动加练,并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资料,寻找差距。

  “孙龙的技术优势非常明显,短距离爆发力强,中长距离耐力和速度比较突出。”李野说,北京冬奥会归来后,师徒二人针对比赛中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重新规划训练内容,就如何研判赛场形势、合理分配体能、调整比赛心态进行改进和完善。两年的磨砺,让孙龙逐渐走出阴霾,实现新的跨越。

专访 | 中国短道名将孙龙:金牌是梦想更是使命

  3月16日,孙龙(左四)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龙行万里,不止于此。孙龙说:“走下领奖台,一切都重新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眼下就是扎实做好训练,力争在2025年亚冬会和2026年米兰冬奥会创造佳绩,为国争光。”

[责任编辑:许莹莹]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27日,“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日常使用的小喇叭等5件(套)实物被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上午9时许,学生们的早操散去,华坪女高的校园里,张桂梅拿着小喇叭的身影在学生的队伍末尾缓慢地往回走。
28
2025WWS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27日在广东东莞落幕,在决赛中,中国选手白雨露在2:4落后的逆境下,连胜四局,以6:4逆转世界排名第一的泰国名将明克·努查鲁特,成功卫冕。
28
5月27日,在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上,工作人员为游客演出。当晚,随着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缓缓驶离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泊位,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时隔五年再次迎来国际邮轮始发航次。
28
5月2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完成T梁预制施工,项目建设正式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27
时下,华北平原麦浪滚滚,一派丰收在即的景象。在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往来田间,看小麦长势,进行各种试验,为小麦丰产保驾护航。
27
近年来,浙江安吉全力打造多元化夜间经济形态,通过创新业态、优化布局、完善配套等举措,激发消费活力。
27
夏初时节,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举办“兴生态·宏文旅·泰美好”第六届文化旅游活动。热闹欢快的歌舞表演、激情四溢的民俗运动,吸引当地牧民和游客参与其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6
5月25日下午,重庆菜园坝火车站(重庆站)标志性建筑华铁宾馆爆破拆除。重庆站于1952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本次爆破标志着该站进入全面改造阶段。
26
5月25日,收割机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北幢村的一处麦田里收割小麦。
26
端午节将至,各地举行包粽子、做香囊、龙舟竞渡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喜迎端午佳节。
2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