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今年北京将开通3段地铁,“七站两场”实现地铁全覆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面积将扩展到600平方公里;大力发展定制公交,实现点对点快速直达服务;力争中心城区新建停车位1.5万个、新增有偿错时共享停车位1万个;完成东六环入地、国道109新线高速、丰台站交通枢纽、朝阳站交通枢纽等多项重点工程。
北京一批重点交通工程将在今年迎来重大节点,目前都在热火朝天建设中。近日,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徐会杰介绍,今年本市计划完成交通项目投资500亿元,投资额比去年增加16%,目前各项工程推进顺利,一季度能够完成100亿元的目标,确保实现“开门红”。
大动作之建设篇
一季度将完成100个亿交通项目投资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40天春运,用亮眼的数据展现了一个高效流动的北京,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北京——今年春运,铁路、民航、公路自驾及省际客运4种城际交通出行的总量超过1亿人次,客流量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比疫情前增长了7%。市内公共交通客运总量达5.4亿人次。货运方面,今年前两个月完成货运周转量33.4亿吨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8%。
“可以这么说,今年春运是近年来市民出行需求最为旺盛、流动量最大的一次春运。”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徐会杰介绍,在圆满完成春运服务保障任务的同时,北京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聚焦重点区域发展需要,计划完成道路等交通项目投资500个亿,投资额比去年增加了16%。重点安排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灾后重建、畅通微循环等市级重点工程,目前各项工程推进顺利,前两个月已完成投资54个亿,一季度能够完成100个亿的目标,确保实现“开门红”。
01
城市副中心建设方面
东六环加宽(入地)改造工程总体进度已接近90%,将按计划于今年具备通车条件。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引桥及主桥的下部结构基本完成,计划于今年9月底实现完工,届时河北大厂进京距离将缩短20公里,行驶时间缩短半小时。
通马路、环球影城北2个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均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也计划于今年实现完工,将为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及周边城市客流提供综合体验式服务
02
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
国道109新线高速进度已超过九成,计划于6月份建成通车。承平高速已于2023年底实现主体工程开工,目前工程进度约15%,控制性工程已全部进场施工。
此外,丰台站、朝阳站2个交通枢纽进度均已达到80%,计划今年实现完工,届时将实现火车站与本市交通系统高效便捷的客流集散。
此前报道:北京公交车道优化调整后,路面“提速”了吗?
03
城市路网建设方面
回天计划的重要项目北清路快速化提级工程,目前项目总体进度约60%,正在进行京藏立交、京新立交节点桥梁及主路主桥等的施工。
京密快速路工程总体进度超过60%,正在进行高架桥梁结构施工,两个项目均计划于今年实现完工。
正在建设的厂通路工程/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拍摄
大动作之地铁篇
年内开三条新线、增开新站及出入口
每年都有新地铁开通,已成为市民最期盼的一件民生大事。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徐会杰介绍,今年北京将开通地铁3号线一期(东风—东四十条)、12号线(东风—四季青)、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西土城—蓟门桥)3条(段)地铁线路,总里程约45.3公里,届时路网总里程将达880公里。
首先,3号线和12号线将填补朝阳东坝地区的轨道交通空白,方便居民出行;3号线还与铁路北京朝阳站接驳,实现“七站两场”地铁全覆盖;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的开通可方便昌平线乘客直达北三环区域。
其次,3号线和12号线分别在工人体育场站和西坝河站与17号线北段形成换乘,提升17号线北段的客流吸引力。此外,3号线与6号线青年路-朝阳门区段、12号线与10号线北段平行且距离较近,预计可缓解6号线东段和10号线北段的局部客流压力;昌平线实现蓟门桥站后折返,提升本线运力,缓解运力运量矛盾和沙河等站站外限流和站台滞留排队情况。
徐会杰介绍,为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今年还将持续优化提升既有轨道线网。计划增开运营车站和出入口,开通昌平线南延朱房北站,开通亦庄线亦庄火车站地铁站B口和C口、大兴线新宫站D口、14号线阜通站A2口、昌平线南延学院桥站D2口。推动国贸站新增换乘通道改造、安定门站增设出入口等工程。完成10号线信号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网络化优化工程。加强首都机场线服务城市通勤功能,开工建设望京南站。
同时,优化运营服务措施。压缩昌平线、15号线高峰时段最小列车运行间隔,缓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对白石桥南、郭公庄、东四、宋家庄、巴沟、10号线知春路、沙河高教园站进行换乘站标识更新改造。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也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当前北京轨道交通总里程达836公里,位列全国第一,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出行量的62%。
徐会杰介绍,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北京将推动“城市跟着轨道走”,引导土地、城市功能等要素向轨道交通车站及沿线集聚发展,提升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用地联通水平,推动各种交通方式围绕轨道交通优化布局、做好衔接,引导形成“鱼骨状”交通结构,加快完善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支撑、多种出行方式为补充,结构合理、衔接顺畅、便捷有序的综合交通体系。
此前报道:北京七大火车站即将全通地铁!正在步入“八站两场”新阶段→
大动作之公交篇
开50条通医通游公交线
今年,本市还将着力推进公交改革发展、提质增效,增强地面公交吸引力。
具体来讲,进一步推进公交和地铁两网融合,削减与轨道重复的长大线路和自身低效线路30条,优化合并30条。加密微循环线,增加连接轨道车站和社区的微循环公交线路不少于30条。在轨道覆盖不到的郊区与中心城客流走廊,以及轨道客运强度大、需分担压力的客流走廊,增加公交干线,协同服务中长距离通勤、通学出行。在出行需求集中区域开通通医、通游线路50条,轨道车站换乘距离小于5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提升到88%。
“在增强吸引力方面,地面公交要突破传统,大胆创新。”徐会杰介绍,依托普线公交串连居住区与学校、医院、景区、商超,依托微循环线在社区、功能区内提供短距离出行服务,精准服务老人、学生、休闲人群;同时加强郊区境内的线网覆盖。大力发展定制公交,在服务通勤、通学外,扩展服务旅游、商务和团体出行,实现点对点快速直达服务,吸引私家车、网约车等出行转换。
大动作之停车篇
北京将推按次、按天、按周
共享停车预约试点
停车难、停车乱一直是困扰居住区,尤其是老旧居住区的难题。北京完成道路停车改革后,仍在不断挖潜停车资源。近日,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徐会杰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2024年,市交通委研究制定了《中心城区停车设施建设发展行动方案(2024年-2026年)》,重点围绕新建停车设施和开展有偿错时共享增加停车资源供给。
在停车设施新建方面,结合城市更新工作,重点利用疏解腾退用地、边角空闲地等建设临时停车设施,推动新建绿地、公交场站用地复合利用建设停车设施,推动利用人防工程增加停车设施,推动老旧低效楼宇、老旧厂房改造建设停车设施。
在存量资源利用方面,继续推进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聚焦经营性备案停车场、机关企事业单位、物业楼宇三类有偿错时共享潜力场景,通过鼓励引导和行政指导两类手段,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形成部门合力,推动有偿错时共享工作增加供给。力争今年中心城区将新建停车位1.5万个、新增有偿错时共享停车位1万个。
同时,加快推进有偿错时共享停车场信息与MaaS平台、“北京交通”APP对接共享,方便居民及时获取相关资讯。指导企业按照市场化方式建设有偿错时共享停车服务平台,开展按次/天/周共享预约试点,推动有偿错时共享停车位利用率提升。
此前报道:北京这些路段将提级!看看哪里你常走?
大动作之科技篇
自动驾驶、信号灯都有新变化
01
机场、火车站将测试自动驾驶
科技创新,推动首都交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徐会杰介绍,本市推进自动驾驶在各交通领域的场景应用。今年,将加快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扩区建设,预计到今年6月份,示范区面积扩展到600平方公里,可以在更大的空间、更多的场景开展自动驾驶应用。
3月初,交通部门在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周边,开通试运行了自动驾驶接驳服务,两条循环线路为市民提供了高技体验,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欢迎。“年底前,本市还将在机场、火车站、公路货运等区域和行业内测试自动驾驶应用,逐步丰富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最终推动市民出行方式的变革。”徐会杰介绍。
副中心三大建筑周建试点开行无人驾驶接驳小巴/记者拍摄
北京无人驾驶加快商业化落地应用/企业提供
02
信号灯将越来越“聪明”
今年,本市计划对1500多处老旧信号灯进行升级改造,新增1000处信号灯联网,通过升级改造,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推广智慧公交、智慧地铁、智慧停车等应用场景,让市民的交通出行更加便捷、顺畅、智慧、绿色。”徐会杰说。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北京交通广播及记者、编辑等作者信息)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记者 黄河、王琛琛
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车水 监制:赵鹏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