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2月24日电(记者 冯源)旗、锣、伞、铳一应俱全,号称“又有龙灯又有会,还有马灯来凑队”,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元宵节(河上龙灯胜会)”的精彩场面。元宵期间,它在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溪头村举行,吸引了不少观众。
而在杭州国家版本馆,观众同样可以欣赏到国家级非遗项目海宁硖石灯彩。120余件精美绝伦的灯彩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金石、刺绣等工艺于一体,增添了喜庆氛围和浓浓年味。
“浙江过年,一般要到元宵才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元宵节也是浙江百姓欢度新年的又一高潮。”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广传播部副主任费斐介绍说。在浙江省非遗馆今年首次推出的“浙江非遗年俗展”上,元宵节庆习俗就是一个重要板块,展出了20多个与元宵相关的非遗项目。
乐清龙档
乐清首饰龙
这些项目以灯为一大特色。像一条近30米长的乐清龙档,龙头含珠,一节节龙档上亭台楼阁一应俱全,还有多种民间传说和戏曲故事的雕塑。此外,还有长兴百叶龙、桐庐深澳灯彩、奉化布龙、乐清首饰龙、玉环坎门鳌龙鱼灯舞等,都是当地元宵必须出镜的头牌项目。为此,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在公号上还推出了包括70多场灯会的《“浙”里赏灯地图》。
桐庐深澳灯彩
同时,浙江元宵的小吃也非常丰富,以寓意团圆的汤团居多。像省级非遗项目宁波汤团制作技艺最为著名。它选用优质猪油、白糖和黑芝麻作馅,用水磨糯米粉作皮,色白如玉,外浑内甜。而另一个省级非遗项目“台州府城传统小吃制作技艺”中的糟羹也独具特色。在台州府城所在地临海市,当地一直有着正月十四过元宵吃糟羹的习俗。而究其缘由,有一种说法是戚继光在台州率军抗倭,当地百姓在正月十四送糟羹劳军,由此在当地留下了提前一天过元宵的传统。(浙江省非遗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