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三顿!二孩爸爸确诊癌症晚期,已转移!很多贵州人爱吃

2023-11-07 15:04来源: 贵阳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腌制菜、咸鱼腊肉等

  在饭桌上备受青睐

  但是这些美味

  对我们的身体却"暗藏杀机"

  浙江宁波的刘师傅5年前曾被查出胃癌

  还出现了肝转移

  而正是他的这个饮食习惯

  让他一度徘徊在生死边缘

  胃痛多年“熬一熬”

  二孩爸爸查出胃癌晚期,已经转移

  今年40岁的刘师傅出生农村,有着典型的“宁波胃”,平日里爱吃咸菜。因此,他把田里种的菜蕻、萝卜等都做成腌制品,每天连吃三顿。他还喜欢抽烟、喝酒,尤其是自家酿的番薯烧。

  刘师傅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吃完饭他的胃会隐隐不适。不过这种不适感并不强烈,稍微消化一会儿就好了,他当作是吃多了,并不在意。后来,这种症状越来越明显,他就到镇上的卫生院开了点胃药。

  那几年,他反复腹痛腹胀,他想着自己这么年轻,干农活也不觉得累,“熬一熬就会过去的”。后来有几次实在痛得厉害,他干脆连卫生院也不去,自己跑去药店买药吃。

  渐渐地,他胃口越变越差

  没吃几口就吃不动了

  吃完痛得整夜睡不着

  实在熬不住了

  便来到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胃肠外科就诊

  经过胃镜检查

  刘师傅的胃里被发现

  一个直径5厘米的肿瘤

  确诊为晚期胃癌,伴有肝转移

  想到家里还有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刘师傅拿着报告在诊室里流下了眼泪:“我是不是活不长了?早点来检查是不是不会这么严重?”

  针对刘师傅的病情,虞伟明医生为其制定了诊疗计划。经过4个疗程的化疗,胃部的肿瘤缩小了80%,肝部的转移灶基本消失。经过胃癌手术,刘师傅又接受了6个疗程的化疗,结束了全部治疗。看到邻居们的生活习惯和他以前一样,刘师傅忍不住唠叨:“要以我为戒,别再这么吃了!”

  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大于90%

  胃镜筛查是关键

  医生提醒

  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

  是非常容易得病的

  中国是胃癌的发病大国,全球42%的胃癌发生在中国。胃癌成为国人癌症发病率前三的癌症。不过,胃癌不是由正常细胞“一跃”变成癌细胞,从最开始为胃炎到最后发展成为胃癌,是一步一步的过程。

  “我们沿海一带胃癌发病率与长期饮酒、爱吃腌制食品的饮食习惯脱不了干系。”虞伟明分析,腌制食物中含有很多的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后会刺激胃粘膜,使其功能紊乱、充血、水肿、糜烂、增加胃粘膜癌变的机会。

  不过

  由于早期胃癌没有明显症状

  定期检查成了筛查的重要关卡

  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大于90%,而中晚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小于30%,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王道”。

  “定期胃镜筛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以及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的人群都要做一次胃镜检查,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干预以及多久需要复查。”虞伟明提醒,消化道肿瘤患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年轻化,除了老年人,年轻人更应该保持生活有节律,不熬夜,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不要仗着年轻挥霍自己的身体。

  网友评论

  不少网友表示

  自己也喜欢吃腌制菜

  吃咸鱼腊肉

每天吃三顿!二孩爸爸确诊癌症晚期,已转移!很多贵州人爱吃

每天吃三顿!二孩爸爸确诊癌症晚期,已转移!很多贵州人爱吃

每天吃三顿!二孩爸爸确诊癌症晚期,已转移!很多贵州人爱吃

每天吃三顿!二孩爸爸确诊癌症晚期,已转移!很多贵州人爱吃

每天吃三顿!二孩爸爸确诊癌症晚期,已转移!很多贵州人爱吃

  还有网友以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

  提醒大家

  要养成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腌制菜和熏制菜都要少吃

每天吃三顿!二孩爸爸确诊癌症晚期,已转移!很多贵州人爱吃

每天吃三顿!二孩爸爸确诊癌症晚期,已转移!很多贵州人爱吃

每天吃三顿!二孩爸爸确诊癌症晚期,已转移!很多贵州人爱吃

每天吃三顿!二孩爸爸确诊癌症晚期,已转移!很多贵州人爱吃

每天吃三顿!二孩爸爸确诊癌症晚期,已转移!很多贵州人爱吃

  相关阅读

  进入秋冬季

  又是腊味飘香的时节

  近期

  国家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识别

  多例因食用即食熟肉制品、

  自制发酵食品引起的肉毒中毒病例

  为保障人民群众

  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发布了

  关于预防食源性肉毒中毒的风险提示

每天吃三顿!二孩爸爸确诊癌症晚期,已转移!很多贵州人爱吃

  1

  什么是肉毒中毒?

  肉毒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性疾病,病死率较高,主要由于摄入被肉毒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等梭状芽胞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分为A、B、Cα、Cβ、D、E、F、G共8个型别,其中, A、B、E、F四个型别可引起人类中毒。

  肉毒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末梢,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肉毒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引起中毒食品种类因地区和不同饮食习惯而异,我国主要以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酱、面酱等)、风干肉制品等为主。

  2

  谨慎网购熟肉制品和发酵食品

  谨慎选择网购即食食品,不购买、不食用来历不明或小作坊生产的真空包装散装熟肉制品、发酵类食品,特别是需要冷藏保存的即食熟肉制品。

  旅游、出差时从当地门店、市场等购买的散装熟肉制品不建议选择真空包装。需要冷藏保存的即食熟肉制品和散装熟肉制品不要远途常温快递或携带,应在冷藏条件下储存和运输,并尽快食用。

  3

  正确储存、处理熟肉制品

  肉毒梭菌等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主要以芽胞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和动物的粪便中,很容易污染食物。

  肉毒梭菌芽胞极其耐热,一般蒸煮温度很难将其灭活,但由于肉毒梭菌是严格厌氧菌,其芽胞在温暖、潮湿、厌氧的环境下才能发芽、繁殖、产毒,因此,氧气和温度是控制其危害的关键因素。

  散装即食肉制品不宜抽真空常温保存,需要冷链运输、保存的预包装即食熟肉制品购买后应尽快冷藏,不应长时间失去冷链保护。同时,肉毒毒素不耐热,通常100℃加热10分钟就可将其破坏,彻底加热可有效预防肉毒中毒。

  4

  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和肉制品要慎重

  家庭制备植物性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瓣酱、面酱等)和腊肉、腌肉、风干牛肉等肉制品时,应当确保原辅料的清洁,除去泥土和杂质,尽量防止猪、牛、羊肉在屠宰、贮存、运输过程中被粪便和泥土污染,制作过程保持卫生。

  5

  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和肉制品要慎重

  肉毒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患者早期通常有疲倦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后期可出现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食用可疑食物后,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并携带剩余食物。

  6

  针对婴幼儿的特别提示

  一般而言,摄入肉毒芽胞对成人的危险性相对较小,但婴幼儿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肉毒芽胞会在婴幼儿肠道中发芽、繁殖、产毒,发生感染性肉毒中毒,因此,一定要科学冲调、制作和喂养婴幼儿食品,做好容器的清洁消毒,不立即食用要及时冷藏,防止环境中肉毒芽胞对这些食品的污染。

  综合:杭州日报、江苏疾控、新华日报、云上毕节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27日,“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日常使用的小喇叭等5件(套)实物被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上午9时许,学生们的早操散去,华坪女高的校园里,张桂梅拿着小喇叭的身影在学生的队伍末尾缓慢地往回走。
28
2025WWS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27日在广东东莞落幕,在决赛中,中国选手白雨露在2:4落后的逆境下,连胜四局,以6:4逆转世界排名第一的泰国名将明克·努查鲁特,成功卫冕。
28
5月27日,在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上,工作人员为游客演出。当晚,随着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缓缓驶离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泊位,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时隔五年再次迎来国际邮轮始发航次。
28
5月2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完成T梁预制施工,项目建设正式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27
时下,华北平原麦浪滚滚,一派丰收在即的景象。在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往来田间,看小麦长势,进行各种试验,为小麦丰产保驾护航。
27
近年来,浙江安吉全力打造多元化夜间经济形态,通过创新业态、优化布局、完善配套等举措,激发消费活力。
27
夏初时节,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举办“兴生态·宏文旅·泰美好”第六届文化旅游活动。热闹欢快的歌舞表演、激情四溢的民俗运动,吸引当地牧民和游客参与其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6
5月25日下午,重庆菜园坝火车站(重庆站)标志性建筑华铁宾馆爆破拆除。重庆站于1952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本次爆破标志着该站进入全面改造阶段。
26
5月25日,收割机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北幢村的一处麦田里收割小麦。
26
端午节将至,各地举行包粽子、做香囊、龙舟竞渡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喜迎端午佳节。
2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