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大明山保护区管理局西燕护林防火站管护人员与广西植物研究所刘演团队在大明山保护区开展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时,首次在保护区内监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宜昌橙。
(图/广西植物研究所刘演团队)
宜昌橙(Citrus cavaleriei H. Lév. ex Cavalier)俗名野柑子、酸柑子,隶属芸香科柑橘属,因最早发现于湖北宜昌而得名,中国特有植物,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柑橘物种之一,对研究柑橘属植物起源与演化具重要学术价值。宜昌橙性喜阴蔽、潮湿、具有适应性广和抗病性强(尤其是柑桔溃疡病)等特点,能耐低温,在瘠薄土壤上也能正常生长,是世界上非常宝贵的柑桔种质资源,为优良的砧木材料,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该物种已列入2021年9月7日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
(图/广西植物研究所刘演团队)
此次监测到的宜昌橙居群,分布于沟谷边,2株成年植株均硕果累累;果扁圆形,金黄色,圆润可爱。宜昌橙首次在大明山发现,又一次展示了保护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以及多年来保护管理的显著成效。
下一步大明山管理局将继续在保护区范围内开展宜昌橙种质资源普查,建立监测档案,扎实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撑大明山生态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黎咏雯
通讯员:杜丽
转自:南宁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