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次高考的唐尚珺放弃第二次补录,自称“梦想跟现实还在斗争”

2023-07-25 13:21来源: 澎湃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 陈绪厚  实习生  谢渝凤

第15次高考的唐尚珺放弃第二次补录,自称“梦想跟现实还在斗争”

  7月24日上午9时,广西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一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截止。已参加15次高考的唐尚珺提前填好了三个志愿,但最终没有提交,放弃了这次补录。

  由于高考志愿未被录取、主动放弃补录,最近几天,唐尚珺再次陷入舆论漩涡。不同于前阵子的“高调”,心情不佳的唐尚珺暂时选择了“退网”,没有过多回应外界的质疑。

  7月24日上午,唐尚珺的初中同学、纪录片《高十》导演何汉立通过个人账号发布视频称,对于第二次补录,唐尚珺提前填好了三个志愿,但最后把志愿退了,“未提交”。

  相关截图显示,此次补录,原本唐尚珺填好了三个志愿,分别是海南师范大学经济学、旅游管理类,广西师范大学生态学、文化产业管理、智能制造工程(按职教师资培养)以及南宁师范大学应用化学、地理科学类。

  何汉立是唐尚珺的多年好友。此前,面对“准备当网红且有商业团队运作”的质疑,唐尚珺曾发布视频回应称,其没有团队,视频是何汉立帮忙拍摄的。跟何汉立微信聊天时,唐尚珺表示,自己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没有补录”;梦想跟现实还有斗争,至于下一步的打算,还很迷茫。“我心情低落,想安静,所以不想出来说话。”

  澎湃新闻注意到,7月20日,唐尚珺放弃了第一次补录机会。两天后,他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一则视频,并配文写道:“困顿、迷茫”。

  何汉立在上述视频中透露,目前,唐尚珺的心情很低落,暂时不想对外发声,也不在社交账号发动态了。唐尚珺委托他转达,感谢外界对其的关注和帮助。

  “我们不知道他做的决定是对还是错,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境遇。作为好朋友,我尊重他的选择,我也祝福他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何汉立说。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016年,记录唐尚珺连续多年参加高考的30分钟纪录片《高十》在广西电视台播出,唐尚珺的经历进入公共视野。

  1989年出生的唐尚珺,在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一个偏远山村长大。2009年至今,唐尚珺一共参加了15次高考:2009年,372分;2010年,405分;2011年,475分;2012年,505分;2013年,530分;2014年,573分;2015年,587分;2016年,625分;2017年,570分;2018年,619分;2019年,646分;2020年,619分;2021年,591分;2022年,597分;2023年,594分。他解释说,之所以坚持复读,一开始是因为考得不好,“至少上个二本”。后来成绩提高,考得好时,就觉得有希望,再复读应该还能考得更好,甚至考上清华;考得不好时,就不甘心。

  这些年,唐尚珺曾相继被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他都没有去读。2022年,唐尚珺考了597分,被上海交大护理专业录取,身边的家人、朋友都劝他去读。最终,他还是犹豫了,没有去报到。他觉得专业不合适,且这次高考发挥失常,“虽然(明年)清北不一定考得上,但有信心考得比今年好”。

  今年高考,唐尚珺考了594分,超广西理工类一本线119分,在广西排名6000余名。唐尚珺的高考志愿共填报四所学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唐尚珺表示,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他优先考虑读师范类专业。

  据唐尚珺介绍,7月18日下午,他查询录取情况发现,其档案被投放到华中师范大学,后被退档,退档原因显示“专业已录满”。“这个情况我真没有想到,可能今年的录取分数比较高。”唐尚珺解释说,由于自己没有专项计划的资格,他走的是“正常批”。当时,他填报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物理和化学两个专业,都是师范类,并选择了不服从调剂。之所以这样填报,一方面他以为自己的分数能被录取,“比较稳”;另一方面其他专业不是师范类,也不适合自己,所以选择了不服从调剂。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公布的录取分数线,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公费师范)、物理(公费师范)专业在广西理工类的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609分、608分,均高于唐尚珺今年的高考分数。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公费师范)、物理(公费师范)两个专业在广西录取最低分在广西排名四五千名左右。

  另据报道,华中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唐尚珺未达到所填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且未服从调剂,因此被退档。

  “本来,已经做好准备去读大学了,就等录取通知书到。”此前,唐尚珺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他将积极争取补录。

  7月19日18时30分至7月20日9时00分,广西进行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一批第一次征集志愿。20日中午,唐尚珺回复媒体时称,“心情很低落,思来想去,没有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我没有填补录。”谈及接下来的打算,唐尚珺称,“什么都不要想了,回家。就算我想再复读重考,估计也没学校收了。”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42年7月,画面中身着戎装的少年目光如炬、坚定刚毅。新中国成立后,王生转战公安战线与工业建设前沿,先后在无锡市公安局、江苏省公安厅和南京钢铁厂工作。
01
这是7月31日在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拍摄的麦田(无人机照片)。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
01
2025年4月22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拍摄的弱水河与狼心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2024年7月30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无人机照片)。
01
7月3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长平村一处葡萄基地,党员志愿者、民兵帮助农户排水通渠。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7月30日凌晨和下午在浙江省舟山市和上海市奉贤区先后登陆。
31
7月26日至30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率飞虎队老兵后代及多所飞虎队友谊学校的师生访问湖北。
31
夏日时节,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气温适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避暑休闲。
31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
29
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
30
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0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展览展出了近年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雄安古州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展出相关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修复的唐代龙首、战汉时期陶量等珍贵文物首次以修复完成状态向公众展示。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