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车北上”将于7月1日实施
7月1日(本周六)起
“港车北上”政策将正式实施
符合条件的香港机动车车主
在预约通关获准后
便可驾车经港珠澳大桥驶入广东
6月1日起,“港车北上”正式开始接受香港私家车车主的申请。为保证新政有序落实,申请数量设置了上限,并以电脑抽签方式分配申请资格。从首轮抽签情况来看,共有1.64万人登记申请,最终获得首轮申请资格的有1600人。
经过在港验车、购置保险,通过内地海关、边检部门备案等流程后,这些车主即可在香港为小汽车领取电子牌证。预约后,7月1日起驾车进入广东。
海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非高峰时期日均开放车道共有20条。7月1日“港车北上”正式实施后,开放车道数量最多可达到48条。同时,口岸内通关标志有所增多,应急车道也早已准备就绪。
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副关长 高杨:
加班加点对设备、通道、应急验放的这些流程进行最后的检查和应急演练。目前,“港车北上”即将要使用的通关系统是一站式车辆通关系统,验放时间不超过20秒。
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我市经营性停车场正积极开展系统改造升级,自动识别港澳车牌,已有深圳机场、金蝶软件园、洪湖公园、富华科技大厦、国民技术大厦等10个停车场7000个停车位完成改造。
由于香港、澳门小汽车牌照的编排规则、尺寸、样式等与内地车牌存在较大差异,此前深圳经营性停车场系统并不能对所有车牌都自动识别。为保障“港车北上”政策实施后,港澳单牌车在深圳市的停车服务,市交通运输局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
为尽快实现自动识别港澳车牌功能,深圳市交通部门积极推动全市经营性停车场积极开展系统改造升级。针对福田区、南山区等港澳人士活动集中区域及停车需求较大的商业、交通场站、医院、住宅、写字楼等场景,计划在7月底前再完成不少于10家停车场系统改造,到年底前完成不少于100家停车场系统改造。
针对未实施系统改造的停车场,交通部门要求停车场通过人工登记、扫码入场等方式,实现港澳单牌车辆进出及缴费,同时加强现场和远程人员值守。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透露,未来对新开办停车场,将要求把自动识别港澳车牌作为基础标配功能。
记者了解到,针对港澳车辆北上停车需求,目前已有研究出快捷解决方案,如捷顺科技研发了“港澳+内地”统一的车牌识别算法和“一车多凭证”方案。该方案升级“港澳+内地”统一的识别算法后,停车场利用原有车牌识别相机,即可精准识别所有车牌,实现对车辆身份融合识别,让港澳车辆与内地车辆一样享受便捷的停车服务。
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1日“澳车北上”实施至今,澳门单牌车进出境超35万辆次,约占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境客车通关总量的4成。7月1日“港车北上”政策实施后,通关车辆有望成倍增长。
综合 湾区最新闻、大湾区之声、深圳交通、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