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乘务员在C919首个商业航班东航MU9191飞行途中为旅客提供餐食。 新华社发
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飞行。
2023年5月28日12点31分,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受到现场热烈欢呼。
执飞这一航班的是全球首架交付的国产大飞机C919——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机上近130名旅客共同见证了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标志着该机型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
进入民航市场后,作为一款商品,C919又将产生什么价值?
在中国商飞营销委主任、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小光看来,投入市场,对于新飞机型号而言是真正被赋予“生命”。“我国民航市场规模大、潜力大,这为国产飞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独有的市场优势,我们努力推动适应性强、技术先进、性能好的C919,走出一条商业成功的路。”他说。
飞向广阔天地,是C919迈向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C919在开创未来的探索中解答三个“课题”。
绘就市场地图。只有贴近市场才能赢得市场,随着C919不断投放市场,还需要在商业运营中不断升级优化。“好飞机都是用出来的,在执行航线运营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C919更多优化空间,并持续推动改进,让它能够更好地适应更加广阔的市场。” 东航机务工程部副总经理史宏伟说。
雕刻产业版图。航空制造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带动性强,上海、江西、陕西、山东等多地已从商用飞机新材料、零部件研制到试验试飞、服务培训等各领域着手,规划和建设产业园区。商用飞机要取得成功,需要依托产业链以更高的质量、更强的韧性、更低的成本、更广的适应性赢得市场,需要不断通过优化产业布局“补缺强链”,持续不断地在国内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加入航空制造产业链。
踏上创新征途。C919已经成为应用和孵化新技术新成果的创新“策源圈”。比如,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已经在为国产商用飞机服务。C919在为新技术提供应用场景的同时,也催生出更高效科学的研制和试验方法。
风雨兼程十余载,逐梦蓝天向未来。承载着中国人的“大飞机梦”,C919必将在新征程上高飞远航。
据新华社上海5月28日电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