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做最好的歼击机!这个80后钳工技术很绝→

2023-05-02 17:42来源: 央视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因公殉职。2013年以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罗阳青年突击队”为载体,组织广大青年学罗阳、做先锋,累计有37万人次参与其中,完成了上千项急难险重任务。

  来自“中国歼击机摇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钳工方文墨正是第一批“罗阳青年突击队”的一员。

  01

  这个“大高个”有个技术梦

  方文墨进入沈飞已经整二十年,他早已习惯耳畔战机试飞的呼啸,同事们也早已习惯这个将近一米九的大高个。

  “我的这身高不太适合干工人,别人是哈腰,我得哈大腰。但我妈跟我说你不用听别人怎么说,你就自己把自己的技术练好了。”方文墨主动提起自己显眼的身高。

立志做最好的歼击机!这个80后钳工技术很绝→

  △方文墨在车间机床边制造标准件

  方文墨的外公、外婆是沈飞第一代的建设者,父母也是沈飞职工。进入沈飞成为钳工那年,方文墨18岁。师傅为他个子太高发愁,朋友们觉得钳工的岗位枯燥乏味,方文墨却从一开始就认定,自己是被需要的。

立志做最好的歼击机!这个80后钳工技术很绝→

  △十八岁的方文墨(最后一排左四)在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飞机装配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条件制约,比如材料、机床甚至当天的温度和湿度。作为钳工,方文墨可以“把这些所有的外界因素都排除掉”,用手工的方法把零部件恢复到图纸所要求的精度。

  十八九岁,青春炙热。刚入行的方文墨每晚工作到12点多,第二天一早7点半继续上班。每一天都能学到新知识,每一天都有新精进。这个“练技术”的孩子在骑自行车上下班的路上,心都是雀跃的。这份坚持和雀跃,他坚持了二十年。

  02

  “文墨精度”有多精?

  2012年11月25日,在见证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5舰载机首次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仅两天后,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曾是沈飞“掌舵人”的罗阳积劳成疾,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职,年仅51岁。

  为了传承罗阳精神,沈飞一批35周岁以下的青年优秀工人组成了一支攻关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急、难、险、重、新”任务的突击队。

  谈及青年突击队的意义,方文墨说就是在沈飞最难啃的骨头上,青年人能举着一杆大旗冲上去。“只要我们敢想,这活肯定能给它啃出来”。

立志做最好的歼击机!这个80后钳工技术很绝→

  △方文墨用量具检测零件

  钳工是机械领域加工中唯一还用手工加工的工种,锉、钻、锯、錾、钣、铆、钳、修、研、配,靠的都是手艺。一般情况下,一名钳工一年会换10来把锉刀,而方文墨一年换了200多把。

  靠着勤学苦练,把技术焊进肌肉记忆里,方文墨创造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墨精度”,是我国当时国产航空器零部件加工的极限精度。

立志做最好的歼击机!这个80后钳工技术很绝→

  △方文墨自己改造的锉刀

  很多人认为机器是最精确的,但方文墨说,到了一定程度,人,还是更胜一筹。“我就是用手来感觉。通过自己的手把力传递给锉刀、再传给工件之后,我就知道哪个地方不合格。机械设备都不行,因为没有人的智慧在里面。机床只会按照程序走,而且机床它震动,包括导轨不平,对零件都有影响。”

  除了“文墨精度”,二十年来,方文墨自行制作刀、量、夹具100余把(件),改进工艺方法60项,改进设备两项。成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最年轻的首席技能专家时,他才28岁。

  03

  “小方”变成了“老方”

  梦想是“做世界上最好的歼击机”

  如今,“80后”的方文墨已经从“小方”变成“老方”,开始带领“90后”和“00后”接班人。他的徒弟们也陆续成为“罗阳青年突击队”的新队员,成为“文墨精度”的实践者和更高精度的冲击者。

  方文墨领衔的钳工班组,9人中有3人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和金奖,4人获得省、市级技能冠军,共计斩获市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冠军16个。

立志做最好的歼击机!这个80后钳工技术很绝→

  △方文墨指导班组徒弟杨国心、耿伟华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沈飞研制生产的重型歼击机以高机动性、精准打击的优越性能,成为空军航空武器装备中至关重要的杀手锏。而方文墨幸运地参与了这一历程。

  试飞的新战机又一次掠过头顶,熟悉的声音仍能激荡方文墨的心。不同的是,他早已不是只能仰望战机的小男孩。他成了战机的制造工匠,有了更大的梦想。

立志做最好的歼击机!这个80后钳工技术很绝→

  △方文墨在沈飞厂区仰望试飞战机

  刚参加工作时,方文墨立志“做全国最好的钳工”,方文墨说其实这是前半句话。

  “下半句是,做世界上最好的歼击机。”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进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13
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
13
近年来,杭锦旗有序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实施建设库布其沙漠锁边林草带、风沙路径阻隔带、光伏治沙带等治沙项目,促进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改善。近年来,杭锦旗有序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实施建设库布其沙漠锁边林草带、风沙路径阻隔带、光伏治沙带等治沙项目,促进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改善。
13
9月1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拍摄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无人机照片)。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9月10日正式启动。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9月10日正式启动。
12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12
9月11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格更召嘎查田间收割青贮玉米(无人机照片)。秋日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秋收等农事活动,田间地头一片繁忙。
12
9月10日拍摄的四川彭州湔江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勇 摄)  入选的赤山湖灌溉工程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与防洪调蓄工程,灌溉面积7.7万亩。入选的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由公议沟、三家店等五条古渠及周边泉、井组成,其中公议沟建于辽代。
11
在总结“十四五”找矿突破标志性成果时,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把能源矿产列在第一位。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说,目前海洋油气成为我国增储上产的主力,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的70%以上。
11
这是9月10日拍摄的位于库布其沙漠的达拉特旗光伏基地(无人机照片)。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里,一块块蓝色光伏板鳞次栉比、铺陈排开,将沙海变成绿能涌动的“蓝海”。
11
9月9日,工作人员在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展示抓到的螃蟹。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这是9月9日拍摄的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内的稻田(无人机照片)。
1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