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唢呐 演绎竹乡人情怀

2023-03-14 09:42来源: 四川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大竹竹唢呐。

大竹竹唢呐表演。

  每逢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大竹人都喜欢请竹唢呐鼓乐队上门热闹。

  □巴山 文/图

  提到唢呐,我们的心头定然会划过黄土高坡上那高亢嘹亮如信天游般的声音;然而,有一种唢呐,它或许没有那般粗犷洪亮,不能划破高远的长空,但它却似山林间万物生长拔节的天籁,深深地刺透你的灵魂,让你产生一种人与天地自然融合一体的如幻似梦的感觉。

  它——就是四川大竹县的竹唢呐。

  一

  大竹竹唢呐,它是一支怎样的乐器哟,吹得“三山两槽”花都开了:春天的暖意,顿时漫过了巴山和渠水;每一缕清波都跃动着,昨天的梦幻;每一片花叶都绽放出,今天的欢乐。或许我们久已想不起,母亲轻唤自己乳名的温馨;或许我们久已唱不全,那首“正月正挂花灯……”,那就借着这一声声唢呐,记住这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大竹!

  倘若你踏进竹乡的土地,那曼妙无比的竹唢呐声便会时时绕过你的耳畔,令你陶醉,令你乐不思归。

  大竹,一个因竹多且大而得名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绿竹之乡”。独特而富饶的“三山两槽”,不仅养育了勤劳智慧的大竹人,也为竹子的生长、竹唢呐的孕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大竹竹唢呐,粗略一瞥,其形其状与传统的铜制或木制唢呐没什么不同;但细究起来,你就会发现,它的全身除了哨(又名“叫口”)是燕麦秆外,其他部分全由竹乡土生土长而别处很难见到的罗汉竹制成。只有6个孔五声阶的大竹竹唢呐,却可神奇地吹奏出高、中、低音。音色虽不及铜管唢呐的清脆和嘹亮,但其略具沙哑而滞涩的声音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大竹人与竹剪不断的情款款意绵绵的情愫,表现出了大竹人既聪明智慧又勤劳善良的性格。

  传说,“大竹竹唢呐”起源于700多年前的明代。因铜管唢呐传入巴蜀大地,喜好音乐的大竹人好奇得跃跃欲试,可由于铜管唢呐比较昂贵,聪明的大竹人便凭借多竹的优势就地取材,仿照木、铜制唢呐形状,用竹子制作。最初,人们或凭感觉,或以5根手指关节的长短确定唢呐的孔距。那时的竹唢呐虽吹得有些“五音不全”,但人们依然自得其乐。吹啊,吹啊,吹到后来,那根依然普通的竹管里流淌出来的声音也渐渐变得美妙而动听了。在漫长的自制和吹奏竹唢呐的过程中,大竹人还自创自编了一套唢呐曲目,在吹奏上也有了齐奏、独奏、重奏、轮奏等多种表现形式。更奇特的是,在民间还出现了一人口鼻同时吹四支唢呐的特技高手。欣赏高手表演,在被美妙的音乐熏染得如痴如醉时,还会为那杂技般的高难度技巧所叹服。

  二

  明代以后,大竹竹唢呐常以锣鼓伴奏,在大竹境内也出现了许多竹唢呐鼓乐队,人们称这些人为“吹鼓手”,虽然地位很低,但官府每年举办“迎春”“打春”等时令性庆典活动,都要请他们上阵助兴;而在民间,每逢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家家更是非邀“吹鼓手”上门热闹不可。为此,清代诗人王渔华有诗写道:“竹山溪口水茫茫,溪上人家赛竹王。铜鼓蛮歌争上日,竹林深处拜三郎。”

  大竹人天生爱热闹喜娱乐,他们的生活里不能没有竹唢呐,不能没有“吹鼓手”,于是,大竹竹唢呐家族也就世世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声声竹唢呐,时而像落盘的珠,滚动的玉,大珠小珠落玉盘;时而像呢喃的燕,求偶的鹂,双入对出比翼飞;时而又像婴儿的哭,成人的笑,老人的泪,喜怒哀乐全在其中……

  大竹人的心品性格,气节情趣,似乎全都融进竹唢呐里了,人们因此都喜爱上了竹唢呐。有言为证:“喇叭一响,停工歇晌”“宁听喇叭一响,不要黄金万两”。无论是“吹喜”还是“吹哀”,只要竹唢呐一响,便会引来三村五邻群众前来围观、欣赏、品评,在比较之中,分辨出哪个“班”吹得好,哪个人吹得精。

  如今,大竹竹唢呐不仅吹欢了“三山两槽”的沟沟坎坎,而且吹遍了巴蜀大地。人们一提起大竹竹唢呐,无不跷指称赞:“神!吹得真神!”

  身为大竹人,至今不会吹奏竹唢呐,这是我的遗憾;作为大竹人,我又很幸运,因为那神奇而美妙的竹唢呐声能时常在我耳边萦绕回荡。

  童年印象中的竹唢呐,没有浪漫的色彩。最初听到它,是在邻里有去世的老人出殡时,幼小的我,不敢靠近,只远远地听着那如泣如诉、哀怨悲慽的唢呐声。那时,我就很奇怪,一管小小的竹唢呐,竟能吹得你有想哭的感觉。再后来,看见一个年轻的男子站在高高的土坡上,头微微仰起,对着长天忘情地演奏着一个人的音乐,原来他在等待他心爱的恋人……

  无论喜庆也好、哀怨也罢,几百年来,大竹竹唢呐叙说的多是大竹人的沧桑和无奈、悲苦和劳顿,当然,更多的还有期盼和向往。

  岁月轮回,沧桑巨变。这么多年来,大竹人对竹唢呐的情结丝毫没变,竹唢呐成了竹乡大地上永不凋谢的喇叭花。今天的竹乡大地,唢呐声声依然在演绎着竹乡人的喜怒哀乐。

  三

  这些年来,大竹竹唢呐队伍迅速发展,吹奏者由原来的几百人发展到上千人。唢呐的吹奏、表演艺术也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演奏形式上,从原来的五人一组,发展到上百人并附带动作的大型集体演奏;从街头、院落的自由演奏,发展到按曲照谱的正规舞台演奏;从单纯的两支大唢呐各吹高、低两个八度的传统吹奏,发展到唢呐配以笛子、二胡,甚至电子琴、电吉他等与现代乐器的合奏;从以往的只吹传统曲子,发展到民歌、流行歌曲按不同场合恰当吹奏的境界。

  因大竹竹唢呐独特的艺术风格,1989年以来,大竹竹唢呐队无数次参加海内外各种大型演出和比赛,赢得的太多赞歌与竹唢呐声交相辉映,“绿竹之乡”的大竹又有“竹唢呐艺术之乡”的美誉。

  因了竹唢呐,大竹的竹种得更多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因了竹唢呐,大竹的人更充实了,少了无谓的纷争和无聊的闲乐。因了竹唢呐,大竹的人与自然、人与人更加和谐了。如今的百万竹乡儿女正合力演奏着一曲名叫“幸福大竹”的崭新的旋律。

  朋友,倘你今天一不留神踏进竹乡,听到那依然如天籁般的乐音,就不仅是令你迷醉而忘归了,它更将撼动你灵魂深处最隐秘的部位,令你沉思,而后惊叹。

作者:巴山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8月13日,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阿塞拜疆巴库(无人机照片)。西安国际港站也成为了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30000列的车站,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14
8月13日,由4艘纯电动港作拖轮组成的“绿色舰队”在中船天津码头鸣笛启航。据了解,这4艘拖轮组成了目前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纯电动拖轮船队,将主要用于在天津港水域协助各类船舶进出港和靠离码头作业。
14
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
14
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位于北京的一个现代化商业温室中进行番茄自动杂交授粉操作(2024年11月29日摄)。8月11日,全球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登上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
13
8月12日,果农在河北省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张田各庄村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采摘软枣猕猴桃。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8月12日,河北省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六百户村四季青蔬菜种植合作社社员在大棚内采摘苦瓜。
13
游客乘船游玩罗甸县沫阳镇大小井景区(8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旅居康养为特色,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旅居康养为特色,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13
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
12
8月11日,游人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永安溪白塔镇段游玩(无人机照片)。8月10日,在漓江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段,游客乘竹筏游玩赏景(无人机照片)。8月10日,在漓江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段,游客乘竹筏游玩赏景(无人机照片)。
12
清晨4点,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三位“00后”脑瘫青年揉着惺忪的睡眼,互相鼓励着起床。清晨4点,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三位“00后”脑瘫青年揉着惺忪的睡眼,互相鼓励着起床。
1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