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公开:公共资金资助的论文,能否强制免费开放?

2023-03-05 10:51来源: 澎湃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沈彬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周源提交了关于加快知识开放推动全民共享“数据红利”的提案。目前,我国知识和学术领域存在着过度商业化、碎片化甚至一些渠道被垄断的现象,大量知识和有价值的内容被闲置、割裂、封闭,形成了“数据孤岛”。他特别建议,明确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原则上必须强制免费开放,明确商业性知识库强制免费服务范围。

  有关研究成果强制免费开放的建议,自然让人们想到了之前的知网垄断事件。一位老先生起诉知网侵权,一句“天下苦知网久矣”,就引发了中国学者、科研人员的广泛共鸣。此前,中国知网利用其市场支配性地位,把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两大渠道捂得严严实实,大学、期刊不得不交出作者的授权,而且还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都曾被知网的涨价逼到停用的尴尬地步。此外,就是大学生、研究生们经常吐槽的“查重”收费成了严重负担。

  去年知网因为垄断违法被国家处罚8760万元,但是,有“破”当有“立”,打击知网垄断之外还得系统化推动知识公开。而学术资源过度商业化、碎片化成为中国科研进步的机制障碍:学术知识本来就是公共资源,应该在交流、共享中体现价值,如今的情况是真正的著作权人几乎从中没有收益,甚至下载自己的论文都要缴纳不低的费用;而公众特别是科研共同体也没有从中获益。

  所以,需要从法律制度着手,推动国家层面的知识开放,对学术论文有必要执行有别于一般作品的著作权规定。

  首先,目前很多学术研究,特别是有影响力、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是得到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的。这些学术研究用了纳税人的钱,就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从技术层面上,因为若干个商业化论文平台的高额收费墙,形成“恶虎看门”的局面。纳税人花钱资助的学术研究,不能够真正回馈中国社会,反而让平台做了无本万利的生意。

  2020年知网年收入近12亿元,毛利率近54%。论文平台的这样的经济规模,其发展的意义微乎其微,而区区12亿元的收入却精准地卡住了中国自己科研的脖子,背后是大量高校图书馆的无力负担,以及无数学子论文查重收费的苦恼。

  其次,从著作权人的角度来说,学术论文不是畅销小说、通俗读物,本身很难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变现。而在学术论文“深沟高垒”的环境下,学者呕心沥血的作品被束之高阁、“养在深闺”,没有发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作用。相信只要国家主动推进学术资源公开,学者很乐意让渡这样的权利,形成互惠局面。

  从国际上看,出版界、信息传媒界以及图书情报界大规模地兴起了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运动,促使大量学术信息免费向公众开放,打破了价格障碍及使用权限障碍。2003年,德、法、意等国科研机构在柏林签署《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使用》宣言,呼吁各国科研机构在互联网上开放更多的学术资源,提供免费开放的科研环境。中国作为柏林宣言的先期缔约国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都参与其中。

  值得一说的是,中国知网的前身,源自1999年“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当年的口号是“创新知识资源全国共享行动计划”。而目前几大论文平台高价销售数据库服务、排他协议的商业模式,早已经走到了当年“共享知识”的反面。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即“数据二十条”,明确:“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形成依法规范、共同参与、各取所需、共享红利的发展模式”。

  推动知识公开,打破信息孤岛,明确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原则上必须强制免费开放,以及商业性知识库强制免费服务范围,让公众资助的科研回馈公众,很有必要。(沈彬)

[责任编辑: 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
24
7月18日晚,意大利游客阿尔弗雷多·奇米诺(左)和朱利奥·巴尔托利在上海外滩与东方明珠合影。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
23
7月21日至23日,2025年“火把原乡·清凉布拖”彝族传统火把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举行。服饰展演、火把狂欢夜、朵洛荷及传统选美、传统民俗竞技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当地彝族群众与嘉宾、游客一起欢度火把节。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