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备战”动力电池“退役潮”

2023-02-27 13:08来源: 经济参考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能源车“备战”动力电池“退役潮”

  截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退役潮”也接踵而至。尽管近年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进军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但整体来看这一市场仍是“蓝海”,整体竞争格局暂时呈现“小、散、乱”的局面。随着“退役潮”临近,规范动力电池回收迫在眉睫。

  动力电池“退役潮”临近 回收市场规模或超千亿

  近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召开工作座谈会,围绕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标准体系、强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加快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迭代升级、促进动力电池关键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据悉,参加此次座谈会的包括部分地方工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以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电池生产、电池租赁、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等领域的企业代表。会上,有关专家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情况,分析了废旧动力电池产生趋势;动力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交流了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换电商业模式影响、动力电池绿色设计等方面的情况。

  业界分析认为,动力电池回收正成为一个政府导向明显、众多企业参与的新兴行业。一方面,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动力电池大量退役带来环保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动力电池的原料回收、再加工及利用,将大大提升我国动力电池原材料自给率,降低对上游资源的依赖,有利于缓解原材料供需紧张矛盾。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理论寿命为4至8年,预计2017年前后国内大规模装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在2023年迎来回收放量期。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到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将达到137.4GWh,需要回收的废旧电池将达到96万吨。

  业内人士介绍,退役动力电池通常有两种回收方式: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其中,梯次利用将是未来动力电池回收的主流方向:每辆新能源汽车上一般装载的是一个完整的锂电池包,回收后既可以拆解成模组或电芯,形成小型电池用于低速电动车、太阳能路灯等产品,也可以将多个完整的电池包并在一起,为风、光电等场景储能。

  国海证券研报显示,由于退役动力电池存在20%至80%能够用作其他领域的可用容量,所以相较于直接拆解经济效益更大。然而,目前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存在流程较长、关键技术待突破、技术规范不足、行业标准缺失、安全性及稳定性难以保障等问题,导致经济价值尚未体现。但直接拆解回收已具备经济性,2027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元。

  国盛证券也表示,经测算,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实际市场规模2022年约为146亿元,至2030年理论可达1406亿元。

  进入规模化投资阶段 产业链上下游竞逐“蓝海”

  1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广东佛山投资238亿元,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生产基地,涵盖50万吨废旧电池材料的回收、三元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负极再生石墨制造等项目。

  宁德时代称,市场即将迎来大规模的动力电池“退役潮”,动力电池回收处置和利用,将是动力电池原料重要的来源渠道之一。此次投资是为推动公司锂电材料及回收业务发展,并保障原材料供应。

  作为动力电池行业龙头之一,宁德时代此次238亿元加码动力电池回收,被业界认为是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进入规模化投资阶段的标志。事实上,不少行业龙头企业也早已大手笔积极布局这一领域。

  此前于2月9日,蜂巢能源全资子公司藤青青再生资源(上饶)有限公司与天奇股份在江西省上饶市签署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湿法冶金项目合资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开展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湿法冶金项目,目标年产碳酸锂5000吨、磷酸铁20000吨。天奇股份表示,公司积极建设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已初步形成锂电池回收循环利用产业链布局。而早在1月初,另一家行业龙头国轩高科年产50GWh电池回收项目宣布开工,项目建成后达到年处理50GWh退役锂离子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的生产能力,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1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动力电池回收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目前仍是蓝海市场。随着动力电池装机大规模放量,锂资源短缺、原材料价格高企,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价值得以凸显。有动力电池回收商透露,部分电池的折扣系数(废料价与新货价的比)在2021年最低是60%左右,2022年普遍升到100%以上,甚至有些废料价格飙升超过200%。

  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一度“居高不下”也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军锂电回收“蓝海”,车企、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签订长协订单等方式加码、提升产业整合度。除开宁德时代、天奇股份、国轩高科等,格林美、赣锋锂业、欣旺达、中伟股份、旺能环境、光华科技等多家公司也均有业务进展。

  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已经入场动力电池回收赛道,比亚迪早在2018年就与铁塔公司合作,将回收的比亚迪电池用做基站储能备用。爱驰汽车2022年与天奇股份及其参股公司上海万高签署协议,三方共建新能源动力电池运营及售后服务体系。部分外资车企如大众、丰田、通用等,也纷纷通过自建或合作建立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头部集中趋势显现 技术与渠道成核心竞争力

  尽管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热火朝天”,但毋庸讳言的是,这一市场目前整体竞争格局暂时呈现“小、散、乱”的局面。短期来看,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必然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且行业尚未有龙头企业。与此同时,行业目前仍存在政策法规强制性不足、发展不规范等问题,“小作坊”与“正规军”存在货源之争。

  所谓“正规军”,一般指列入工信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白名单”的企业。2018年7月,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名单,包括华友循环、豪鹏科技、格林美、邦普循环、光华科技5家企业。2022年12月16日,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名单共41家,其中不乏宁德时代、广汽集团这样的“巨头”身影,旺能环境、骆驼股份、腾远钴业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或相关下属企业被列入名单。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白名单”企业数量已超过80家,但行业内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也是不争的事实,仅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注册量就达到约2.4万家,龙头企业尚待成型。随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布局节奏加快,主管部门连续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行政策加码,市场也将更加规范化,技术与渠道成为电池回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以宁德时代为首的“正规军”而言,在回收产能进一步扩张的当下,如何拥有稳定的回收渠道,进一步提高电池回收的效率,迅速平摊前期投资的成本,是亟需化解的问题。此外,随着电池CTP(无模组电池包)、CTC(电芯到底盘)技术成为潮流,刀片电池、麒麟电池等新型电池的放量,电池拆解回收的难度也有所提高,在电池规格众多的情况下,如何形成大规模、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回收产线也将成为下一步的挑战。

  宁德时代也表示,电池回收及材料市场,可能受到宏观经济波动、下游新能源汽车推广情况、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变化、成本上升及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同时废旧动力电池的来源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锂电回收目前仍是蓝海市场,但行业向头部集中的趋势正在显现,未来“车企-电池厂-回收企业”的回收产业闭环将成为行业趋势,回收能力不达标的中小企业将加速出局。(记者 李唐宁 吴蔚 北京报道)

  补上新能源车零碳产业链重要一环

  近期欧盟出台《电池与废电池法规》,要求对电动汽车电池分阶段实施碳足迹披露、性能等分级和最大限值,并规定了最低回收目标,电池制造商需自费组织废旧电池分类收集、运输、回收事宜,未满足相关要求的或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

  这一法规和欧盟计划于2023年10月实施的“碳关税”政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碳贸易壁垒”。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特别是在海外市场亮点频现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亟待补上的短板。

  2022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拉动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动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与此同时,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额超过3400亿元,同比增长86.7%,创历史新高。

  海外市场无疑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增长极。面对日益显现的“碳贸易壁垒”,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降低动力电池碳足迹势在必行。得益于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抢跑”,我国在动力电池领域也占据了产业优势。然而,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则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尤其是目前动力电池“身份证”维护追溯尚未畅通,回收政策尚未完善,同时回收电池企业的资质要求较高,导致行业内“小作坊”数量远多于“正规军”,不少从事电池回收业务的小微企业或店铺甚至不具备专业电池处置资质,这不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使得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小、散、乱”的局面。

  业界普遍认为,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完善制度建设和溯源管理,平衡好电池全生命周期性能与环境目标已迫在眉睫。事实上,高效、自动化、智能回收与电池本身的结构、架构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电池的初始设计端,包括电芯、电池包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将来的拆解便利性。业界预计,在2050年将有一半的电池材料来自回收循环,而在下一代的电池回收体系中,智能化水平、自动化水平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回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正是抓住了百年汽车工业的变革机遇,在汽车业向绿色环保转轨的大变局中抢跑新能源赛道,从而跨越国际车企在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技术领域构筑的专利护城河,让汽车产业“换道超车”。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渗透率还是技术水平,都有出色的表现,然而要继续保持领先,就必须补上动力电池回收这一新能源汽车零碳产业链上的短板。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世界各国在动力电池回收等新能源车材料回收利用上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我国汽车业如果在这一领域获得突破,占领产业价值链高地,将进一步强化在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作者:吴蔚)

新能源车“备战”动力电池“退役潮”

  《经济参考报》版面图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6月15日,工作人员在G3次列车前展示庆祝北京站首次开行京沪高铁列车横幅。当日7时40分,由北京开往上海的G3次列车驶出北京站。当日7时40分,由北京开往上海的G3次列车驶出北京站。
15
当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雨后初霁,风景如画。当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雨后初霁,风景如画。
15
14日,第16届海峡论坛拉开帷幕,台湾各界嘉宾7000余人来到厦门,为情而聚。
15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有多快?过去5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倍。据各地初步统计,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
15
自6月8日以来,北方地区高温持续,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共有15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中央气象台14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15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14
新华社发 胥晓璇 沈伯韩 编制
14
近期,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举行了校园“剪纸文化艺术节”。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6月13日,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剪纸作品展。
14
这是6月12日拍摄的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大熊猫‘香香’家族生日会”上展出的“香香”的照片。
13
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
1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