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建成在即,六位航天员相约“天宫”,神舟十五号承载航天雄心

2022-11-29 07:51来源: 环球时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计划于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他们此行将完成中国空间站建设最后阶段的任务,“空间站的建成将成为中国近地轨道雄心的一个里程碑”,路透社称。届时,中国的“天宫”也将创下首次同时容纳6名航天员的纪录。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进入第30年,而神舟十五号的发射,正好是我国搭载真人的航天飞船即将展开的第十次太空征程。美联社28日感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功,强调这项工程 “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几乎完全没靠外部支持”。除了载人航天领域之外——前年,嫦娥五号将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去年,玉兔二号拍摄到月球背面的“神秘小屋”;今年,祝融号晒出在火星上与“冰墩墩”“雪容融”的合影——浩瀚太空近年来不断地见证中国的航天雄心,也必将留下更多、更远中国人探索和利用太空的光辉足迹。

中国空间站建成在即,六位航天员相约“天宫”,神舟十五号承载航天雄心

  28日,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费俊龙(中)、邓清明(右)、张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

  太空交接班,中国第一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我国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此次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2022年的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其中航天员费俊龙担任指令长,他曾参加过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邓清明、张陆都是首次飞行。

  神舟十五号发射的预报立刻引发国际热议。俄新社28日报道称,神舟十五号及3名航天员此行将赴中国空间站“天宫”进行人员轮换。中国空间站的总居住空间约为110立方米,可同时容纳6名航天员。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乘组将完成中国空间站首次在轨轮换,并驻守6个月。目前,“天宫”空间站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作好迎接神舟十五号乘组进驻各项准备工作。

  路透社28日称,2021年4月,中国开始建造由三个模块组成的空间站,发射了航天员的主要生活舱天和舱。7月和11月,中国发射了剩下的两个实验舱——问天和梦天,将在那里进行科学实验。该空间站的设计寿命至少为10年,它的建成将是中国近地轨道雄心的一个里程碑。

  今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入轨,目前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170余天。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神舟十五号任务亮点颇多,其中6名中国航天员将“同时在轨”无疑最引人关注,“这是中国航天员同时在天上人数最多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此外,神舟十五号乘组将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这也是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上安装机柜数量最多的一次。

  美国“太空政策”网站28日称,神舟十五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又向前迈进一步。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空间站的人员交接成为例行公事,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也是如此,每隔4-6个月进行一次航天员的轮换。但对中国来说,这是第一次。

  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棒

  在11月28日上午举行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季启明介绍称,作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任务主要目的为:验证空间站支持乘组轮换能力,实现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轮换;开展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进行空间站日常的维护维修;验证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常态化运行模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神舟十五号乘组人员还未启动,他们的“行李”已经先一步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快递”到空间站。货运飞船上装载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6个月的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韩联社称,按照规划,未来中国每年将发射2艘载人飞船和2艘货运飞船,对“天宫”的运行进行全方位支持。

  美国太空网称,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将在神舟十五号抵达“天宫”数天之后,即12月初返回地球。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计划于明年5月返回东风着陆场。报道称,中国还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向外国航天员甚至游客开放“天宫”。

  据了解,从2021年4月起,中国载人航天在19个月内,密集实施11次发射、2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工作,如期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对于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内取得的这项历史性成就,季启明表示,成功首先靠的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其次靠的是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再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始终坚持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突破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杨宇光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空间站建设速度如此之快还得益于我们有一个非常合理的顶层设计,避免了在空间站建设过程中出现像苏联和美国那样因为技术路径反复更改“走弯路”的情况。

  “天宫”欢迎各国航天员

  《纽约时报》称,天宫空间站三舱合一,建成空间站是北京在太空探索方面追赶并超越美国的最新一步,并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建立广阔的知识基础。

  《今日印度报》称,中国2003年将首位航天员送入轨道,使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完成这一任务的国家。如今,中国在月球上着陆了机器人漫游车,去年还在火星上发射了一个,中国还收回了月球样本,并讨论了可能的载人登月任务。

  28日,季启明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载人航天探索的脚步不会只停留在近地轨道,一定会飞得更稳、更远,“相信中国人九天揽月的梦想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美国之音”称,根据中国政府公布的航天计划,未来5年,他们计划把人送入太空进行“长期驻留”,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火星上的发现,探索木星系统,并“持续完善国家的太空基础设施”。“在太空领域,中国值得被认真对待。”市场分析公司蒂尔集团空间研究主管卡塞雷斯说。美国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罗伯茨称,未来,中国的空间站与已经启用的北斗系统整合起来,将会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神舟十五号即将发射的同时,另一些国家也在展示自己的太空雄心。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尹锡悦28日提出2032年登陆月球、2045年登陆火星的目标,承诺向子孙后代留下月球资源和火星家园。

  美联社28日称,向中国空间站运送新的“航天三人组”的最后准备工作正在进行,而背景是中美日益激烈的太空竞争。中国的“天宫”可能有一天“会成为太空中唯一运行的空间站”。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也表示,国际空间站不久前出现的故障,越来越提醒我们,其服务期正走向终结。国际空间站总价值超过1500亿美元,这要比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航天局总预算都多。除非拜登政府决定替换国际空间站,否则,如果不能在老空间站淘汰前建起新空间站,那么“天宫”或将成为新的国际空间站。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引用季启明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话说,中国欢迎其他国家的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季启明称,目前已有多国向中国提出选派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需求,中方与相关方面正在开展对接协调,同时也在积极进行培训国外航天员的相关准备工作。他说,国际合作是航天发展的趋势潮流,“让中国空间站的科学技术成果造福全人类”。

  【环球时报记者 樊  巍  环球时报驻新加坡、韩国特约记者 辛斌  刘海生 柳玉鹏】

  作者:樊 巍 辛 斌 刘海生 柳玉鹏

[责任编辑:黄童欣]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10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10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眼下,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南台镇农民在收获水飞蓟后,开始平整土地,准备种植大豆。水飞蓟是菊科草本植物,其提取物水飞蓟素具有解毒护肝的功效,常用于肝病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及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09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

0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7月8日起恢复开放,开放后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
08
近年来,对口援疆省市持续选派大量医疗人才,为守护新疆各族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受益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支持,新疆受援医院临床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医院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新疆各族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08
7月7日,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成立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国际深空探测学会由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及法国行星探测地平线2061五家单位联合倡议,汇聚20位国内院士与31名国外科学家共同发起申请,历经两年多筹备,于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在民政部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国际科技组织。
08
7月6日凌晨,在邵永高铁跨S236省道大桥施工现场,中铁五局工人进行连续梁合龙施工(无人机照片)。当日,在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市镇,由中铁五局承建的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跨S236省道大桥连续梁成功合龙,标志着邵永高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后续架梁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07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