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交水稻助全球数十个国家筑牢粮食安全

2022-11-13 12:47来源: 央视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央视网消息:昨天(11月12日),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同主办的“杂交水稻援外与世界粮食安全”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非洲国家的外交官盛赞杂交水稻,期待中国和非洲的农业合作持续深入进行。

  18种杂交水稻标本和种子被布置在论坛会场,所有这些良种在全球数十个国家的种植面积超过800万公顷。

中国杂交水稻助全球数十个国家筑牢粮食安全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坡:前面这十个是在国内审定推广的品种,后面那八个是我们在国际上审定推广的品种。

  莫桑比克驻华大使玛瑞亚·古斯塔瓦在论坛上介绍,由中国援助的万宝项目在莫桑比克南部种植了2万公顷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从原先的1.5吨提高到8吨,当地民众期待更多的万宝项目能在莫桑比克推广。

中国杂交水稻助全球数十个国家筑牢粮食安全

  莫桑比克驻华大使 玛瑞亚·古斯塔瓦:在农业领域,我们正在期待和中国进行更多的合作,期待看到更丰产的作物,期待能够改良种子,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

  自1979年起,中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南太平洋近70国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累计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专业人才,显著提高了当地粮食产量。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综合司司长 蒋娜:真心实意地帮助发展中国家为实现零饥饿的目标、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中国的贡献。

中国杂交水稻助全球数十个国家筑牢粮食安全

  论坛披露,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排名全球第八,人均粮食484公斤,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产出约占世界四分之一的粮食,解决了约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
14
10月13日,伴随嘹亮悠长的鸣笛声,一列满载家电产品、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中亚班列从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出发,将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驶向哈萨克斯坦等地。10月13日,伴随嘹亮悠长的鸣笛声,一列满载家电产品、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中亚班列从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出发,将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驶向哈萨克斯坦等地。
14
10月13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参访活动在上海举行,中外嘉宾通过实地走访,深入感受上海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城市治理等方面的最新实践成果。
14
夜晚,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呈现出不同光影美景,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13
贵州省施秉县苗族绣娘龙禄颖,是非遗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早年外出打工,后来返乡创办苗绣企业并免费给当地妇女开展刺绣技能培训,带动1200余名农村妇女就业增收。
13
近年来,甘肃省敦煌市持续推进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建设,通过改造闲置建筑,以多种方式对敦煌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利用,打造了敦煌书局、敦煌印局、敦煌无界等一批以敦煌文化为主题,集文创消费、艺术展览、互动体验、社交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新地标,吸引了大批喜爱敦煌文化与艺术的游客前来打卡游览。
13
10月11日,中国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新华社发(刘再耀 摄)  新华社青岛10月11日电(记者黎云)中国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11日上午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47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12
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
12
10月11日,湖南省常宁市洋泉镇农民驾驶收割机在收获水稻(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卢各庄村农民整理收获的玉米(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城伯镇西后津村农民在田间抢收铁棍山药(无人机照片)。
12
10月10日,游客在位于北京三眼井胡同的胡同美术馆参观展览《镜观·曼波》。
1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