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受追捧凸显个性化需求

2022-10-30 09:39来源: 经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梁黎聪

  古籍中的中式饮品、糕点被复刻创新占据销售榜首;水墨字画成为家庭装修的新宠;发簪、盘扣、立领等中式元素“霸占”衣橱;传统的弯月眉成为时尚弄潮儿最爱的妆容……一段时间以来,将现代风格和中式意境结合在一起的“新中式”产品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备受追捧。

  “新中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以更加轻盈的姿态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商家也紧紧抓住热潮,推出各类“新中式”产品。喜茶推出的联名《梦华录》《只此青绿》的“紫苏粉桃饮”“只喜青芋”,便源于宋代《广群芳谱》记载的紫苏熟水和名画《千里江山图》。

  “新中式”风格因更加贴合国人的视觉、听觉、味觉感官体验,因此更加容易获得消费者青睐。从更深层次而言,在消费升级的当下,消费者的消费活动更多倾向于符号层面,而非仅仅是物质本身。消费者更愿意也更有能力消费物品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这也突出了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商家曾经热衷于给本土品牌起个“洋名字”,从而展现所谓的品牌价值。如今,文化自信让消费者更多追求具有传统和本土特征的产品,这也是“新中式”风格火热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式”风格也并非品牌发展的捷径与噱头。企业和品牌方只有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掌握流量密码。切忌将“新中式”的风潮变成变相的资本游戏,简单粗暴地迎合低俗审美,背离大众对“新中式”风格的审美期待。

  如何保持“新中式”元素产品的消费热度,还需要相关部门、企业等多方努力。

  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对传统文化的商业创新,让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博物馆、展览馆,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要支持相关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企业字号权、商标权、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为“新中式”产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应积极投入研发和创新,发掘自身行业相关传统文化,进行适应性改良与创造,推出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向高端产品发起冲击。另一方面,应该全方位打造“新中式”品牌,除包装设计之外,还要将营销、生产等纳入其中,提升品牌文化内涵。

  此外,相关部门和企业也要携手发挥作用,把好“新中式”产品的品质关卡,让产品质量与品牌形象相得益彰,在保持消费热度的同时,让越来越多的“新中式”更流行、更时尚。(梁黎聪)

[责任编辑: 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南京推出超500个文旅活动吸引市民举家出游……  在光影魅力中感受春节喜庆氛围,观影成为许多家庭的“新年俗”。2025年1月29日,小朋友在位于北京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的“过年——春节主题展”上体验“吹糖人”。
01
新春佳节之际,各地灯火璀璨,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新春佳节之际,各地灯火璀璨,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新春佳节之际,各地灯火璀璨,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01
哈尔滨曾在1996年举办过第三届亚冬会,今年将是第二次举办这项赛事。畅玩冰雪、享用美食、聆听音乐、欣赏建筑……人们在这座“双亚冬之城”之中,追寻浪漫与厚重融合的城市底蕴,品味升腾的人间烟火。
01
河山锦绣,喜乐安宁。河山锦绣,喜乐安宁。河山锦绣,喜乐安宁。河山锦绣,喜乐安宁。河山锦绣,喜乐安宁。河山锦绣,喜乐安宁。河山锦绣,喜乐安宁。河山锦绣,喜乐安宁。
31
亚冬场馆提前“瞰”
31
乙巳蛇年春节,让我们走近墨西哥羽蛇神的神秘传说。
31
1月29日,农历蛇年正月初一,第三十七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拉开帷幕。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1月29日凌晨,2025年“来福州 过福年”闽江之心除夕夜烟花无人机灯光秀上演,吸引大批民众前来观看。
30
各地博物馆在新春佳节期间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吸引观众前来参观体验。博物馆里过大年,品味文化,让年味焕发新光彩,逐渐成为春节期间的“新年俗”。
30
当地时间29日下午1时30分许,一列红色列车缓缓驶出莫斯科伊斯梅洛沃地铁车库,标志着莫斯科地铁春节主题列车成功发车。
30
新春佳节将至,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新春佳节将至,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新春佳节将至,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新春佳节将至,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