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南宁7月29日电(记者黄庆刚)记者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获悉,广西红树林资源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19年以来,全区累计新增营造红树林224公顷(年限尚未达到国土变更调查标准,暂未变更为红树林湿地)、修复现状红树林588公顷,占补平衡异地补种红树林7.23公顷。
红树林被称为“海洋卫士”和“消浪先锋”,保护红树林资源,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抵御海洋自然灾害、改善沿海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红树林总面积达9412.11公顷,占全国的34.7%,居全国第二位,分布在北海、防城港、钦州三市。
据了解,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广西累计投入红树林日常巡护管理和营造修复工作经费约7亿元。建设红树林监测与管理平台,实施红树林常态化、网格化巡护监管模式,将红树林范围按市、县、乡镇、村屯划分为不同层级的网格进行全方位监管巡护。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采用自然恢复和适度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广西将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统筹力度,坚守红树林保护红线,确保红树林资源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