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有哪些“宜”与“忌”?中医专家这样说

2025-11-19 07:17来源: 新华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题:冬季进补有哪些“宜”与“忌”?中医专家这样说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春打虎”,冬季通过饮食调理身体是我国传统的养生方式。小雪节气将近,气温将越来越低,如何正确进补以增强体质?11月1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发布会,邀请中医专家为公众答疑解惑。

  “中医提倡‘冬令进补’,其理论源于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主任于国泳介绍,冬季万物闭藏,人体阳气内藏,消化系统功能会偏旺盛,此时调养能更好地将营养物质转化为精华之气在体内储存,来年春天精力便会更加旺盛。

  冬季进补应该从立冬开始吗?对此,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医师黄亚博表示,其实,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前夕都适宜进补,北方寒冷地区可适当提前,南方温暖地区可稍作延后,“关键是要在身体状况最佳的时刻开始进补”。

  冬令进补并非人人适宜。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何迎春说,气虚者和血虚者适宜进补,产后、大病后或手术后体虚者也可通过中医调理调气血、补虚劳,但呼吸道感染、咳嗽、高热处于急性期的人及湿热体质舌苔黄腻者不宜进补。

  专家提醒,中医强调辨证施治,进补前应请专业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综合评判,给出合理进补方案。

  对于老年人和部分女性群体而言,进补也有一些“宜”与“忌”。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往往多个脏腑功能减退,伴有多种慢性病,导致他们更容易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于国泳说,因此,老年人应“平补”“缓补”,循序渐进,切忌“峻补”“猛补”。

  专家介绍,老年人冬令进补应以健脾益气为首要任务,可选用茯苓、山药等平和之品增强脾胃功能,以核桃、枸杞等食材来补益肾精,同时注意气血双补;推荐食用食疗粥,如温补肾阳的核桃粥、益气补虚的羊肉粥,既有营养又易于消化。

  此外,部分女性冬天手脚冰凉、面色苍白,何迎春说,这种情况与中医所说的“血虚寒凝”“阳气不足”有关,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同时注意腹部、腰部、下肢保暖,每日用40℃左右的水泡脚15至20分钟以温经通络。

  除了食补,服用膏方也是冬季进补的一个传统方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介绍,膏方在我国应用已有千余年历史,具有因人制宜、处方灵活、服用方便、兼具治疗与预防功能等特点。

  “膏方本质是依据个人体质和证候的特点量身定制的大型复方制剂。”黄亚博说,膏方适合需要长期调理的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但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全面诊察后开具,且遵循动态调整的原则,不可一方连用多年。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1月17日上午,55302次试验动车组沿着新建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驶向延安站,这标志着西延高铁正式从联调联试阶段全面转入运行试验阶段,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18
九曲黄河奔涌5000余公里,在渤海之滨奔流入海。作为黄河与渤海相拥的“生态明珠”,东营坐拥4567平方公里湿地,湿地率达41.6%,是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18
11月16日,咖农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烫习村一处咖啡园采摘咖啡果。
18
11月16日下午5时许,海军四川舰完成为期3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顺利返回船厂码头。
17
这是11月16日拍摄的贵州瓮马铁路南延伸线(上)架梁铺轨完成的绿荫湖1号桥(无人机照片)。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全长148公里,按时速120公里标准建设,是黔南州磷矿石、煤炭等多种货物集运的重要通道,也是贵州地方资源型铁路重点工程。
17
这是11月16日在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阿伊纳乡拍摄的连接大、小苏干湖的水道(无人机照片)。
17
11月15日晚,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暨2025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在厦门海峡大剧院举行,《好东西》获得最佳故事片奖,易烊千玺凭借在影片《小小的我》中饰演刘春和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宋佳凭借在影片《好东西》中饰演王铁梅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16
近日,合武高铁安徽段全面进入箱梁架设阶段,施工人员奋战在架梁一线,确保重点铁路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16
初冬时节,北京园博园内树木色彩斑斓,不少市民趁着周末来到这里,或散步赏景,或静坐小憩,享受一段惬意的休闲时光。
16
11月14日,载着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1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