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2025-10-29 16:53来源: 新华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3日,戴淑英(右)和王甜甜与植保无人机合影。

  在安徽省桐城市新渡镇老梅村,空中的植保无人机给一片麦田施肥,田边手拿遥控器的,竟是满头白发的老人——82岁的戴淑英,她的孙子王甜甜在一旁指导。

  戴淑英和她的长子、孙子住在一起,是当地的种粮大户,管理600多亩田地。秋收农忙时节,这位耄耋老人,又飞无人机、又直播带货,收获无数“粉丝”,被网友称为“硬核奶奶”。

  记者了解到,其实奶奶只是偶尔用无人机给孩子们帮忙。每次操作前,王甜甜已经设置好无人机程序,备好用料,规划好飞行路线。奶奶只需在遥控器上一划,无人机就会启动,按照设定的飞行程序工作。虽然奶奶已经学会无人机的操作方法,但出于安全考虑,平时都有人在一旁陪同使用。

  戴淑英“开”无人机,不仅是想帮忙,也源于自己的“好奇心”。早些年,王甜甜把植保无人机买回家时,戴淑英好奇极了——遥控器上操作几下,巨大的“铁疙瘩”就飞了起来,既能播种又能喷药、施肥,这比原来用人工的时候方便多了。

  “原来一个人干一天只能给10几亩地打药,用这个无人机一天就能把600亩都做完,省时省力又省心!”戴淑英说。

  戴淑英虽然平时农活不多,但她闲不住,总想找点事情做,身体也很硬朗,植保无人机约30斤重的电池,她自己就能提起来更换。

  戴淑英和孙子学的“新花样”还有短视频和直播。视频里奶奶飞无人机的样子和祖孙俩有趣的互动,吸引了不少粉丝关注;奶奶还在孙子的陪同下通过直播宣传自家品牌,销售米、油等农产品。

  戴奶奶喜欢和孙子一起拍视频,把这当作一种娱乐。一起在手机上看祖孙俩的互动,是一家人的快乐时光。

  直播让增收有了新的渠道。戴淑英感叹,现在种地的人能把自家稻子做成米,直接卖给各地消费者了。王甜甜算过账,同样的产量,卖成品米比卖稻能多赚大概一倍的钱。

  手机、无人机、直播,戴奶奶样样都会。问起王甜甜教会老人这些本领的秘诀是什么,他说:“奶奶识字,学得快,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耐心。”

  戴淑英笑着说:“现在生活很幸福,孩子在身边,种田也很快乐,收入也比原来多。”

  记者请奶奶为读者送上几句重阳节寄语,奶奶祝大家身体健康,一起活到老、学到老。“希望家里有老人的,能多点陪伴和关爱。”说完,祖孙俩相视一笑,脸上洋溢着幸福。

  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3日,戴淑英与植保无人机合影。

  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3日,戴淑英(前)在王甜甜的指导下操作植保无人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3日,戴淑英(左)在王甜甜的指导下操作植保无人机。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3日,戴淑英(右)在王甜甜的指导下操作植保无人机。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3日,戴淑英(左)和王甜甜在遥控器上查看植保无人机飞行路线。

  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3日,戴淑英(右)和王甜甜给植保无人机换电池。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3日,王甜甜(左)和戴淑英一起拍摄短视频。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3日,王甜甜(左)为戴淑英戴上麦克风,准备一起拍摄短视频。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2日,戴淑英(左)和王甜甜一起直播销售农产品。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2日,戴淑英(左)和王甜甜一起直播销售农产品。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2日,戴淑英(左)和王甜甜查看直播间网友评论。

  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2日,戴淑英(左)和王甜甜一起直播销售农产品。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2日,戴淑英(右)和王甜甜一起直播销售农产品。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2日,戴淑英(右)和王甜甜一起看短视频。

  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2日,戴淑英在菜园里摘菜后回家。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3日,王甜甜在桐城市的店铺里打包自家品牌的米,准备发给直播间里下单的顾客。

  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2日,戴淑英给家禽喂食。

  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2日,戴淑英摘完菜后,望向远处忙着收稻子的家人们。

  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2日,戴淑英在田间忙碌。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新职业故事丨飞无人机 直播带货 82岁奶奶成了“新农人”

  10月22日,戴淑英在菜园里摘菜。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作者:周牧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11月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会师后拍摄“全家福”照片的实时画面。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01
近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外观装饰工作基本完成。近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外观装饰工作基本完成。近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外观装饰工作基本完成。近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外观装饰工作基本完成。
01
深秋时节,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也称五塔寺)内银杏尽黄,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赏。深秋时节,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也称五塔寺)内银杏尽黄,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赏。
01
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
31
据河北省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276万吨,同比增长2.62%。据河北省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276万吨,同比增长2.62%。
31
晚秋时节,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别有风骨,苍老遒劲,美不胜收。晚秋时节,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别有风骨,苍老遒劲,美不胜收。晚秋时节,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别有风骨,苍老遒劲,美不胜收。
31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不断延伸钢铁产业链条,加快钢铁产业向装备制造业和耗钢产业延伸,全力打造钢铁深加工制品基地,强壮产业“筋骨”,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0
一艘直达韩国仁川港的班轮在青岛港前湾港区装卸集装箱(无人机照片,10月29日摄)。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依托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及海上贸易往来的枢纽优势,密织覆盖日韩主要港口的海运航线网络。
30
10月29日,农民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晾晒萝卜条(无人机照片)。眼下正值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1.52万亩萝卜收获季,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眼下正值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1.52万亩萝卜收获季,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30
10月26日在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的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拍摄的秋景(无人机照片)。连日阴雨天气过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六盘山区迎来晴好天气。连日阴雨天气过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六盘山区迎来晴好天气。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