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滞留东北不能南飞被冻死,秋天真的越来越短吗?

2025-10-23 08:05来源: 吉林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它们已经飞不走了,都死挺多了……”

  日前,有东北网友拍到大量燕子滞留在当地,未能按时南飞过冬。燕群挤在住宅门前取暖,画面中有多只燕子一动不动躺在地面上。

  这事,让东北人挺难受。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燕子有特殊的喜爱之情,东北人尤甚。农家院落有燕筑窝栖息,往往被视为吉祥之家。人与燕同在屋檐下,春来秋别,年年相见。

  如今,秋日已深,冬至未至,燕南归为何“燕难归”?

燕子滞留东北不能南飞被冻死,秋天真的越来越短吗?

  其实,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出现。2023年、2024年北方地区就已经出现过类似报道。

  当时背后原因多种多样,网友探讨也五花八门。

  但今年这次,网友意见出奇一致,“背锅”的是近期出现的强冷空气。

燕子滞留东北不能南飞被冻死,秋天真的越来越短吗?

燕子滞留东北不能南飞被冻死,秋天真的越来越短吗?

  候鸟何时“启程”,主要听“日长”指挥。日照逐日变短,会触发候鸟体内的迁徙激素分泌和“迁飞躁动”行为,这是长期进化形成的周期节律。

  本来,绿叶未黄,天长日暖,虫子还很多。燕子一看:“呀,再住几天,先不用走”。

  这一多留,就摊上事儿了。

  这个秋天,东北人的感觉是“没(四声)有秋天”,直接入冬,一堆秋衣甚至没来得及拾掇,羽绒服都掏出来了。

  动物本有千百万年的迁徙本能,能够一定程度“自救”。突然的寒潮会促使鸟类立即迁徙,寻找更温暖的天气和食物。

  但强冷空气能够造成断崖式降温,让鸟类的食物——各种虫子,面临冻死或休眠。鸟类不仅面对严寒,还没了吃食。

  视频画面中躺在地上的燕子,不仅可能是冻死的,更可能是饿死的。

  这种情形,在自然界屡见不鲜。

  1986年8月至11月,芬兰的寒冷和降雨导致约2000只普通雨燕无法离开繁殖地而死亡;

  2000年10月至11月,哈萨克斯坦的寒冷和降雪造成数千只家燕和超过1000只沙燕死亡。

  1996年5月,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寒冷和降雨,使得成千上万只崖燕死亡,使研究种群减少了约53%。

  自然的残酷一面,由此可见一斑。鸟类迁徙本来就是“走钢丝”,要躲过气候的大波动、途中的狂风暴雨、捕食者的追击……

  这次燕子滞留的情形,出现在当下气温更低的黑龙江省,在吉林省、辽宁省则较少发现。这也符合本次秋季强冷空气覆盖的趋势。

  连燕子都抓不住这个短暂的秋天,是不是秋天真的变短了?

  ——这还真不是错觉。

  我国秋季最短暂的地区,就是东北和华北,大多在50天上下。

  最长的当属贵阳,长达79天,拥有“最长情的秋天”,让东北人羡慕哭的账簿再添一笔。

燕子滞留东北不能南飞被冻死,秋天真的越来越短吗?

  一组“中国天气网”盘点的气象大数据发现,1991年至今,我国多地的秋季都在推迟,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明显。

燕子滞留东北不能南飞被冻死,秋天真的越来越短吗?

  秋天不仅来得晚了,长度也在逐步缩短。

  不少科学家研究我国季节变化发现,很多地方入秋时间和入冬时间推迟,而且冬季、春季和秋季的长度均变短;从区域来看,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明显,东部地区变化比西部地区明显。

燕子滞留东北不能南飞被冻死,秋天真的越来越短吗?

  以长春为例,2011年—2020年秋季平均天数,比1991—2000年少了将近10天。

  贵阳的秋天,哪怕少了10天还有69天;东北的秋天,少了10天只剩40天,还时不时有寒流光顾。

  让东北人气哭的账簿,又添一笔。

  说回“燕难归”,网友们其实也有不同声音,主要争论在“积极救助”和“尊重自然”两种论点上。也有网友总结了一些救助燕子的小提示,期待能帮助它们越冬。

  实际上,燕子很难因人们的救助而越冬。而视频拍摄女子口中“用飞机把它们送走”,倒曾确有其事。

  1974年10月,德国和瑞士发生类似事件,数十万只燕科鸟类死亡,有200万只活鸟被飞机运往南方。次年春天,瑞士的毛脚燕种群仍减少了25%至30%。

  但这次的情况,似乎还不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10月21日,五常市林业和草原局表示,早上去了现场,燕子都已经飞走了,“是正常的自然现象,燕子本来秋天都飞走的,这阵子气温骤降,小燕崽没能飞走冻死了,大燕子都飞了。”

  古往今来,气候环境一直在不停变迁。在东北地区乃至中国大地上,日渐缩短的秋季,虽对燕子造成了一定影响,但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让人们更有力地保护了燕子的栖息地、减少了污染对迁徙路线的破坏。

  毕竟,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年年燕归来”的最大底气。

  转自:彩练新闻

  作者:华泰来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10月24日在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施工现场拍摄的宜章北枢纽互通(无人机照片)。近日,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右幅主线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中建五局施工人员正抓紧铺沥青,为12月底如期拉通奠定基础。
25
10月24日,由中铁十四局和铁建重工集团联合打造的“龙岗二号”盾构机在湖南长沙下线。这台盾构机整机长约117米,总重量约3600吨,开挖直径14.31米,将应用于深汕高铁龙岗隧道建设。
25
深秋时节,各地秋色斑斓,美如画卷。
25
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4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
24
10月23日,游客在江苏南京明孝陵景区石象路观赏秋景(无人机照片)。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
24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