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立健康危机管理研究机构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6日至12日,日本全国38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共报告流感病例超9000例,每周新增病例数已连续8周增加。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41周(10月6日至12日),日本全国38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总计报告流感病例9073例,平均每家报告2.36例,是上一周的约1.5倍,也是去年同期的2.65倍。
根据日本的标准,平均每家定点医疗机构一周报告流感病例数超过1,就标志着进入流感流行季,如果这个数值超过10,就达到“注意报”(比警报低一级)级别。按这个标准,2025年第41周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已有约三分之二进入流感季。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最新数据,受流感扩散影响,截至12日,日本全国共有998所保育园、幼儿园、中小学全校停课或部分年级、班级停课,仅10月6日至12日这一周就有328所教育机构停课或部分停课。
日本厚生劳动省于10月3日宣布全国进入流感季,比2024年提早了5周。
英国《自然》杂志14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引用世界卫生组织官员伊恩·巴尔的话说,日本的流感可能由甲型H3N2毒株引起,它很可能从日本传播到附近其他国家,或者传播到与日本有旅行往来的国家。而即将进入冬季的国家更容易暴发流感。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显示
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今年我国的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
流行毒株也与去年不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今年日本从10月份就开始进入流感季,比往年要早了一个多月。英国、德国、意大利近期也发现流感病例开始明显增加。所以很多专家也认为今年流感季可能会更早一些,另外感染人数会更多。
从毒株类型上来说,今年可能报告的毒株主要是甲型H3N2,而去年是甲型H1N1,因此大众对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的免疫力就会更低一些,需引起重视。
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监测数据显示,北半球各地的流感活动正在逐步升温,一场“冬季流感季”正在悄然逼近。专家预测,今年流感季可能早发、持续时间长,且多毒株并行传播。
年年都说流感,为什么疫苗也要年年打?听起来专业的“换株”“变异压力”,又是什么意思?针对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教授一一解答。
流感病毒“变脸快”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分为A型、B型和C型。其中,A型病毒(尤其是H1N1和H3N2亚型)最容易变异、传播广、引起重症。B型病毒相对温和,但仍可造成儿童和老人重症。
为什么流感年年都来?王新宇说,那是因为病毒变得太快了。流感病毒的外壳上有两种关键“突起”蛋白: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每次复制时,它的基因都可能发生细微“拼写错误”,这些累积变化就叫抗原漂移。漂移多了,旧疫苗就“认不出”新病毒了。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2025–2026年北半球流感疫苗的推荐组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H3N2亚型被“换株”。王新宇解释:“这显示科学家发现H3N2已发生明显变异。病毒在传播中不断发生小变异,疫苗就必须追赶,这就是所谓的‘变异压力’。”因此,如果不更新‘配方’,免疫系统识别力就会打折扣。

图为一名学生在彭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接种流感疫苗
为什么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
“病毒在变、免疫力会降、疫苗在追赶。”王新宇强调,我们每年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一方面是因为疫苗配方每年都在针对流行毒株进行优化,另一方面,人体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通常仅能维持6至12个月,免疫保护效果会随时间逐渐减弱。
此外,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重症,显著降低住院和死亡风险。南半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流感疫苗的保护率约50%,即每两人中就有一人免于感染或重症。对于老人、孕妇、慢病患者,这个数字意义重大。
那么,什么时候打疫苗最为合适?“北半球流感季通常从10月开始,12月至次年2月达到高峰。”王新宇解释,由于疫苗接种后需要约两周时间产生抗体,10–11月是接种的最佳窗口。不过他强调,即便错过最佳时机,后续接种仍具保护意义。
60岁以上老年人、6个月至5岁的儿童、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教师、公共交通从业者,以及孕妇等重点人群,被推荐优先接种疫苗。
疫苗误解需要破除
针对公众对流感疫苗的一些常见误解,王新宇也作出了澄清。比如,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感冒?”他解释,流感疫苗只预防流感病毒,并不能预防普通感冒。还有部分人认为“身体好就不用打”,这也是一种误区,流感也会在年轻人中引发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此外,即便自己身体好,感染流感后没什么,病毒也会传染给家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很多人害怕打疫苗会引起副作用,事实上,流感疫苗使用数十年,安全性极高,常见反应仅为局部疼痛或低热。
“流感年年‘变脸’,但科学总能追上它的脚步。”王新宇呼吁,面对日本提前流行的警示,公众应及早接种疫苗,构建免疫屏障。“打疫苗不是怕流感,而是让流感怕你。”
上海流感疫苗已陆续开打
这里还有夜间接种服务
随着流感疫苗陆续到货,申城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流感疫苗接种服务。静安区彭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流感疫苗接种启动之际,增开周五夜间门诊,解决学生和家长“白天没空、请假难”的问题。

根据往年经验,社区居民会选择在9-10月,流感季到来之前,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流感疫苗接种。
需要提醒的是,疫苗通常在接种2-4周左右产生抗体,保护期约6-8个月,需每年更新。针对流感流行时间,建议居民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若未及时接种,流行期内仍可补种。如果居民在接种当日的前三天,处于急性发热或者是急性病发病期间、近半个月内接种过其他疫苗、一个月内注射过免疫球蛋白或接受过输血,是需要暂缓接种的。
上海流感疫苗扩龄
6月龄及以上即可接种
10月13日下午,亚单位四价流感疫苗扩龄后上海市首针在松江区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接种。据悉,亚单位四价流感疫苗扩龄标志着我国流感免疫屏障向6月龄婴幼儿进一步前移。

“我自己每年都打流感疫苗,今年已经完成接种。”唐女士告诉记者,过去亚单位流感疫苗仅适用于3岁及以上人群,宝宝无法接种,让她颇为遗憾,“现在扩龄到6个月以上,我第一时间在健康云预约,没想到成了今天第一个。”更让她放心的是,新款疫苗搭配五切面微创针头,“听说能降低疼痛和出血,实际体验确实很快,宝宝哭了一下就停了。”唐女士说。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在现场介绍,亚单位技术是一种非常先进且成熟的技术。它的原理是精准提取病毒表面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抗原成分,并对其进行高度纯化。“只保留能刺激保护性抗体的成分,免疫原性更好,安全性也更高,尤其适合婴幼儿。”曾玫说。

尽管流感疫苗实现扩龄,仍有很多家长心有疑虑,低龄儿童是否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呢?曾玫提醒,6~35月龄宝宝抵抗力弱,家庭内传播风险高,即使不送托、不外出,家人也可能把病毒带回家,而接种疫苗为最脆弱的人群之一的宝宝们提供一道“前沿防线”。

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陆春华透露,目前接种门诊在用的流感疫苗有三价和四价的裂解疫苗,通过鼻喷接种的减毒流感活疫苗,以及本次新增的亚单位四价流感疫苗,适用人群扩展至6月龄以上人群。
有需要的市民可以通过健康云预约,或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
高发期要来了
建议10月底前完成
每年都问要不要打
今天一次说清!










温馨提醒
今年流感季提前来袭
疫苗接种时间也应提前
尤其是五类高危人群
更应引起重视
尽早接种,及时检测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综合央视新闻、上海松江和此前报道
制图:魏丽英 实习生 陈果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
QQ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