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的儿子一句“不想住校了”,家长每天往返60多公里接送

2025-10-19 16:18来源: 中国宁波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句“妈妈,我不想住校了”,让海曙中学高一学生徐同学的家长开启了每日往返60多公里的接送路。

  近日,徐妈妈记录接送孩子的日常视频,戳中了不少家长的心声——本以为孩子升入高中能“松口气”,没想到部分学生住校不到两个月,便“扛着家当”回了家。

上高中的儿子一句“不想住校了”,家长每天往返60多公里接送

  徐妈妈分享的视频。受访者供图

  每日往返60多公里

  只为给儿子多出45分钟时间学习

  徐同学选择走读,总的来说是因为三大“困扰”:学校熄灯太早,留给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够充足;天气热,每天需要换洗衣服,太赶;还有一个就是舍友太“社牛”,就寝前喜欢热闹聊天,而习惯安静的他不太适应这样的环境。

  “走读的幸福指数就会较高,往返的车上可以和家长聊个天,谈个心,背背英语单词;回到家里可以看看自己养的乌龟,心情会比较愉快,同时拥有更多的个人空间。”徐同学表示。

  “班主任开学前就有提醒,如果住宿不习惯,半个学期后可以提出停宿。”徐妈妈告诉记者,儿子在入读两个星期后就流露出走读意向,无非是计划提前。

上高中的儿子一句“不想住校了”,家长每天往返60多公里接送

  徐妈妈的视频让很多家长很有共鸣。网友评论截图

  徐同学家住石碶街道,距离学校单程16公里左右。“虽然距离不近,幸运的是完美避开早晚高峰,全程高架,路况良好,路上的时间不算太长。”徐妈妈细致地向记者描述了日常的通勤安排:6:30孩子爸爸送出门,20分钟不到就可以抵达学校,早餐有时候去学校吃,有时候在车上解决;晚上放学是9:40,家长一般9:20出门,10点左右到家。

  “孩子回来就冲个5分钟的澡,大概还剩45分钟可以自主学习,一般11点前睡觉,”徐妈妈补充道,“儿子在海中强基班,个性比较要强,高中课程多,班里优秀同学云集,孩子可能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作为家长,我们尽力托举,一切都值得。”

上高中的儿子一句“不想住校了”,家长每天往返60多公里接送

  走读的潇潇每天公交上下学。受访者供图

  走读原因因人而异

  有人只为了好好洗个头

  潇潇在宁波一所职教中心读高一,她选择走读的理由是因为“想好好洗个头”。

  “军训一周,我一次头都没洗过,根本没时间!住在学校里也太不习惯了。”从高一军训那周回家,她就跟爸妈商量:想回家住。

  面对女儿的抱怨,妈妈华女士挺理解。

  华女士说,潇潇本身特别爱干净,有点“处女座”的细致,军训住校时,连脸盆都要放在架子最顶层才安心。“在家她每天都要洗澡,到了学校条件肯定没那么方便。”潇潇住的是6人间宿舍,晚上9点半统一熄灯,几个女生轮流洗漱,时间格外紧张,而潇潇头发长,洗一次头要花不少时间,往往来不及。

  除此之外,华女士也清楚,女儿想回家住还有别的原因。“在家自由呀,每天能玩会儿手机,晚点睡也没人管。”原来学校对手机管得比较严,平时要上交,放学才发回。住宿生只有周五回家才能拿到手机。

  尽管内心不太情愿,华女士还是答应了。

  “我们当然希望她住校,但孩子实在不愿意,还是得尊重她。”华女士语气里透着无奈。不过,她也不想太“宠”着孩子,最后母女俩商量出一个折中方案:由妈妈送她到附近能直达学校的公交站,然后让她自己坐公交上学,而这大概需要四五十分钟。于是,华女士早上5:45起床做饭,6点多叫醒女儿。

  为了省时间,潇潇也曾提议自己骑小电驴去上学,但华女士担心不安全,没同意。

  “说不定哪天她觉得累了,就愿意回学校住了。”潇潇妈说。

  住宿还是走读

  藏着成长的不同课题

  记者采访多位家长和老师后发现,类似的“住宿纠结”并不少见。

  “国庆假期在家舒舒服服住了一周,女儿回学校后又不适应了,好几次打电话说不想住校。”家长徐女士分享,女儿诺诺觉得住校“各种不方便”:晚上有人睡得晚,早上有人起床动静大,彼此都受影响;甚至室友们起床后会轻手轻脚去上厕所,等楼上传来冲水声,才跟着一起冲,就怕吵醒还在睡的同学。

  但徐女士暂时没答应女儿的走读请求。一方面是高中离家远,另一方面家里还有读小学的儿子需要接送,无论是让女儿回家住,还是去校外租房,眼下都不现实。“过集体生活,就得学会换位思考、互相体谅,这本身就是一门成长必修课。”徐女士说。

  “每年10月份,是一些学生选择走读的关键节点。”城区一所重点高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表示,一部分学习成绩好、动力足的孩子,他们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后,发现高中学习科目多、强度大,有延长学习时间的需要,就会提出走读,也有一部分同学因为国庆假期在家太舒服了,回到学校后产生了“反弹心理”。

  这位老师还提到,孩子不适应住宿的原因多样:有的是生活习惯问题,比如室友打呼噜——很多打呼噜的孩子也无奈,会准备鼻夹,但这个问题很难彻底解决,总不能不让人家住宿;还有的是心理层面的困扰,在4人或6人宿舍里,有些孩子会明显感受到优等生带来的压力,而走读能让这种学习落差感淡一些。

  老师说

  在硬币双面中寻最优成长路

  “建议职高生高一先住校,特殊情况特殊处理。”鄞州职教中心王亚达老师是宁波市名师,从教30年,在高中生住宿与走读的选择上,他如是表示。

  在王亚达看来,学校宿舍堪称一个“微型社会”。统一作息、轮值打扫,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实则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与室友的朝夕相处中,摩擦不可避免,但正是这些摩擦,倒逼学生学会协调沟通,提升自我管控能力。高中三年,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期,住校经历如同提前预热,让学生在独立生活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当然,他也明确,走读并非毫无意义。对于确有需求的学生,走读是“定制方案”。

  “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而非用单一模式束缚学生。住宿与走读,恰似硬币的两面,各有其独特价值。”王亚达补充道,学校将住宿作为推荐选择,是为学生搭建全面成长的平台;尊重学生的特殊走读需求,是对个体差异的关注与包容。唯有家校达成共识,始终以学生成长为核心,才能让这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服务于同一个目标——助力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记者 万建刚 钟婷婷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当日,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在天津投产。据悉,空客二线项目总占地约30万平方米,包括总装厂房、喷漆机库、最终装配及工作组机库等13个单体建筑。
23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
23
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
22
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
22
10月21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的棉田中,棉农在固定棉花包。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
22
在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继能源站,工作人员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10月19日摄)。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太原市于10月19日提前启动供热工作,并通过加强巡检、24小时监控等措施,保障群众温暖舒适过冬。
21
10月20日,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检修人员在古泉换流站进行检修作业。10月17日至10月23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站——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迎来年度停电检修。
21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
21
10月18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村民在四川农业大学科技示范点整理收获的香稻。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
2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