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因病逝世:“归根居”前忆先生

2025-10-18 19:31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归根居”,杨振宁在清华的住所,先生的身影仿佛仍在眼前,落叶归根的故事已经写就。

  “我的起点,就是我的终点……我的终点,就是我的起点。”这是杨振宁喜爱并亲自译成中文的诗句。

  由起点,到终点,他的一生探索未知,心怀家国。

  “我的一生走了一个大圈”

  清华大学科学馆前,常有师生驻足凝望。这是杨振宁童年跟随父亲杨武之教授经常来的地方,也是杨振宁归国后工作的地方。往西不远,便是儿时的家。

  出生于1922年,上世纪40年代赴美留学任教,1997年起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现名为高等研究院)名誉主任,1999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他曾说:“我的一生走了一个大圈,在清华园长大,于六十多年以后,又回到了故园。”

  从童年的清华园、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到远渡重洋成为国际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再到归国开辟新事业,他始终葆有浓浓的家国情怀、拳拳的赤子之心。

  在西南联大奠定扎实基础的杨振宁,1945年作为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后来,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我想我在科学工作的成就帮助中国人的自信心增加了,这个恐怕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他曾这样谈及获诺奖后的感受。

  1971年,杨振宁首次回新中国访问。此后,他为促进国内科技交流和进步做了大量工作,为重大科学工程和科教政策建言献策。

  2015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之后从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说:“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杨振宁始终记得父亲杨武之“有生应感国恩宏”的嘱托,心系家国,为祖国的科教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先生不仅在科学领域不断突破,他的家国情怀、学术成就也令人高山仰止,砥砺着一批批年轻人潜心学术,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华学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顾秉林说。

  “最关注的有两件事”

  “我一生中最关注的有两件事:一是中国的发展,二是物理学的发展。”2021年,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上,杨振宁这样说。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杨振宁很喜欢这首诗,在他看来,物理学也有这样的美:“我们寻求的方程式其实就是自然的诗篇。”

  与米尔斯提出“杨—米尔斯规范场”论,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发现一维量子多体问题的关键方程式“杨—巴克斯特方程”……杨振宁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若将杨振宁最关心的两件事情结合在一起,便是“中国的物理”。

  1947年,西南联大同学黄昆写给杨振宁的一封信,记录了两名青年的志向:“我们衷心还是觉得,中国有我们和没有我们,makes a difference(不一样)。”黄昆在信中对杨振宁写道,“successfully(成功地)组织一个真正独立的物理中心在你的重要性应该比得一个Nobel Prize(诺贝尔奖)还高。”

  愿望渐成现实。20世纪80年代起,杨振宁先后帮助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高校设立理论物理等基础科学研究机构;1986年起,应邀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后来,又把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新事业。

  顾秉林回忆,1996年6月到1997年8月,杨先生多次不辞辛苦来清华,从选聘人才、筹集经费到专业方向和发展规划,为当时高等研究中心的筹建出谋划策。

  林家翘、姚期智、王小云……在杨振宁的力邀和影响下,一名名世界级科学家加盟清华高等研究院。一系列链式反应,吸引着越来越多优秀学者落脚。

  “通过这些年的交流,我清楚地知道杨先生最期待中国人能够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工作,并且能够用我们自己创造的世界领先技术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王小云说,“他回到清华大学,是真心希望能在关键科技领域的突破与科技人才培养上‘帮得上忙’。我认为他无私的支持,对很多年轻人的成长是意义深远的。”

  “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归国后,杨振宁先生写了一首五言诗《归根》,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他曾说,“因为我在物理学前沿工作多年,对于清华有志于科研的学生,我是可以给他们一些帮助,帮他们‘指路’的。”

  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师生,还记得这样一个场景:2004年9月13日,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82岁的杨振宁身着衬衫走上讲台,面对大一新生,将基础物理概念娓娓道来。

  为学生讲授“普通物理”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朱邦芬的建议,杨振宁一口答应。此后一学期,他每周两次准时走上讲台。

  精心选择教材、课前发放大纲、课上“渗透法”教学、课后开设答疑时间……这门课程的助教回忆,当年上课的同学中,多名已学成回到清华任教,有的读博期间就参与了著名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

  “杨先生给大一新生授课,树立了高标准,鼓舞了活跃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推动了许多研究做得好的老师走上讲台。”在朱邦芬看来,杨振宁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把教书研究经验传给年轻学子,指导他们形成自己的物理品味和学术风格。

  除了上基础课,杨振宁还经常应邀给学生作报告、面对面交流,讲述治学之道、物理之美。许多大一新生都听过他在学校综合体育馆讲授的报告。

  “青年学生应该把握时代给与的幸运与机遇,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先生的话,在学子心中扎根,生长。

  “请继续努力”

  《曙光集》《晨曦集》,是杨振宁文集的名字,也寄托着他的期望。

  2007年,在《曙光集》前言中,杨振宁回忆往事并写下:“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

  10年后,在《晨曦集》前言里,杨振宁写道,“国内和世界都起了惊人巨变”“曙光已转为晨曦”。

  又过了几年,在多个场合中,杨振宁表示,“今天应该可以说‘我已经看见天亮’”“将来‘天大亮’是很清楚的”“我也相信照着目前的方向,中国物理会大放光明的”。

  斯人已逝,坚定的声音仍在耳畔。

  翻阅邮箱里的往来邮件,杨振宁的学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翟荟重温与老师的点点滴滴,句句勉励记忆深刻:“我相信你会自信和坚定地面对你未来的挑战”“我期待你未来更好工作”……

  “请继续努力。”这是杨振宁写给翟荟的最后一封邮件。

  “继续努力,以自信和坚定面对未来,做更好的工作——有这几句话相伴,您就永远在我的身边。”翟荟说。

  “‘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是他的治学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清华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追忆内容,不仅触动了清华师生,也激起众多网友的深情缅怀:

  “曾听过您的课,是我莫大的荣幸”“深切缅怀敬爱的学长”“他把自己归还于宇宙,但把理解宇宙的线索留给了世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杨振宁先生千古”“承其志,不负其望”……

  先生故去,精神永存。年轻的科学家与学生,正担当起建设科技强国的重任,千里共同途,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者:吴丹 吴月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在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继能源站,工作人员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10月19日摄)。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太原市于10月19日提前启动供热工作,并通过加强巡检、24小时监控等措施,保障群众温暖舒适过冬。
21
10月20日,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检修人员在古泉换流站进行检修作业。10月17日至10月23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站——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迎来年度停电检修。
21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
21
10月18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村民在四川农业大学科技示范点整理收获的香稻。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
20
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
20
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
20
10月18日,一列满载进口物资的货物列车驶向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芬河站(无人机照片)。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0月18日,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实现进口货物2781.8万吨,进口中欧班列2669列274920标箱,贸易流动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稳定动能。
19
金秋时节,神州大地色彩斑斓,秋景迷人,吸引市民和游客赏景游玩,亲近自然。金秋时节,神州大地色彩斑斓,秋景迷人,吸引市民和游客赏景游玩,亲近自然。金秋时节,神州大地色彩斑斓,秋景迷人,吸引市民和游客赏景游玩,亲近自然。
19
10月18日,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江西景德镇陶博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吸引境内外1000余家采购商参与。10月18日,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江西景德镇陶博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吸引境内外1000余家采购商参与。
19
在贵州,“村超”“村BA”成为地区崭新“金名片”;滕王阁前,背诵《滕王阁序》的游客络绎不绝;文旅消费的综合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有效延展消费链条,群众多元消费需求在丰富多彩的文旅供给中不断得到满足。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