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后,饮食养生如何兼顾防燥与御寒?

2025-10-18 15:27来源: 中国新闻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上官云)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寒露节气已经来临。

  日前,“寒露节气养生5要4不要”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议话题,有人表示,寒露是天气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和转折,此时气温下降比较明显,需及时添衣,注重养生。

  寒露往往意味着深秋时节的来临,那么,此时比较适宜吃哪些食物?节气和日常养生有怎样的关联?“秋冻”的说法还有道理吗?

  对上述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寒露过后,自然界阳气潜藏,寒气已生,但燥气没有消退,因而饮食需兼顾防燥与御寒,少吃西瓜、苦瓜等寒性瓜果,也不要盲目进补。

  饮食以“温润”为核心

  了解节气特点,对保持自律、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也是如此。

  从“天人相应”的养生理念来看,随着天气变冷,人们在衣着上更注意防寒,另外要吃一些能够产生更多热量的食物,来抵御严寒。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浙江省台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何贵平认为,寒露过后,自然界阳气潜藏,此时燥气未退,但寒气已生,若继续生冷饮食会损伤脾阳,引发腹泻腹痛;盲目进补又易上火。

  因此,根据深秋时节的气候特点,饮食需兼顾防燥与御寒,以“温润”为核心:晨起空腹喝温蜂蜜水润肠,或饮姜枣茶驱寒暖胃;彻底停用冰饮、凉拌菜,水果可以蒸煮后食用。

  从清热角度来说,西瓜是比较好的消暑水果,不过,寒露之后,要减少食用西瓜、苦瓜等寒性瓜果,避免伤及脾胃;可以适量食用南瓜、板栗等暖黄色食材。

  当然,此时要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避免助燥伤肺。何贵平建议,如果是特别怕冷的体质,可以逐渐增加温补食物的摄入:羊肉汤、胡椒猪肚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秋冬之交如何进补?

  需要注意的是,寒露之后的节气是“霜降”。何贵平表示,霜降是秋冬之交的关键节气,此时进补既能承托秋日之收,亦启应冬时之藏,故素有“补冬不如补霜降”之民谚。

  “此时进补的核心价值在于借秋季末段预储营养以强化免疫屏障,维护基础代谢、修复组织耗损,为机体在严寒季节建立深层防护提供支撑。”他说。

  何贵平举例,秋冬之际,北方很多地方气候比较干燥寒冷,适宜甘润温补;南方气候相对湿冷,需佐以具备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比如猪肚、莲子、芡实、茯苓、山药等。

  此外,霜降之后是立冬节气。冬季养生要顺应冬天的“收藏”之势,注意护阳补肾,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从日常养生角度出发,冬季的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运动后微微出汗、身体微热比较舒服为主。适量运动能够帮助消化,避免体重过度增加。

  及时添衣 保护腰腹部

  俗话说,“寒露遇月半,秋裤要穿惯。”随着气温下降,也需及时增加衣服。

  何贵平强调,一直以来,民间口口相传的“秋冻”是指秋季适度延迟添衣,目的是让身体接受循序渐进的冷刺激,激活身体内在的抗寒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在气温尚未骤降时,不急于裹上厚衣,让身体逐步适应凉意。“秋冻”的黄金期是白露到秋分,此时气温多在15℃到22℃,燥而不湿,适合循序渐进锻炼耐寒力。

  到了寒露节气,需因地而异:南方若持续晴暖(>18℃),可延续局部秋冻(如露手腕脚踝);北方气温常跌破15℃,尤其遇到阴雨大风时,必须及时添衣。

  他提醒,可以观察身体发出的信号:如果安静地坐着,10分钟后依旧感觉手脚冰凉或肩背发紧,说明已到“冻”的极限,此时一定要注意添衣保暖。

  常言说“寒露脚不露”,寒从脚下起,此时一定要穿袜子,同时注意保护腰腹部等重点身体部位,避免因受凉导致头痛感冒或腹泻等等。(完)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10月24日在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施工现场拍摄的宜章北枢纽互通(无人机照片)。近日,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右幅主线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中建五局施工人员正抓紧铺沥青,为12月底如期拉通奠定基础。
25
10月24日,由中铁十四局和铁建重工集团联合打造的“龙岗二号”盾构机在湖南长沙下线。这台盾构机整机长约117米,总重量约3600吨,开挖直径14.31米,将应用于深汕高铁龙岗隧道建设。
25
深秋时节,各地秋色斑斓,美如画卷。
25
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4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
24
10月23日,游客在江苏南京明孝陵景区石象路观赏秋景(无人机照片)。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
24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