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93岁老人上山捡菌失联近两天后获救,被发现时意识清醒

2025-10-11 20:26来源: 澎湃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0月8日,云南保山施甸县一93岁老人独自离家上山捡菌后失联。家属自行搜救一天未果后报警求助,10日凌晨,多名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搜救。经地毯式排查,47.5小时后老人被发现身体卡在树杈间呈倒立姿势,腿部有明显外伤,老人意识清醒,随即送医救治。

云南一93岁老人上山捡菌失联近两天后获救,被发现时意识清醒

  据介绍,10月8日14时许,施甸县酒房乡里强村一名93岁老人独自离家捡菌子,当晚家属发现其未归。9日上午,亲属紧急组织40余名村民上山搜寻,直至当日22时仍无音讯,后紧急拨打119报警求助。

  施甸县消防救援大队接警后,考虑到老人已失联超24小时,且山区环境复杂,连夜调派2车10名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搜救。10日凌晨0时,消防救援人员抵达后从家属处获悉,老人记忆力不佳,此前有过走失经历;前期搜寻中,村民曾在豹子峻山发现老人遗留的帽子,但以帽子为原点扩散搜寻数百米后,仍未发现老人踪迹。

  针对夜间山高林密、视线受阻的现实条件,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调整方案,优先启用无人机搭载热成像技术,以老人遗留帽子为原点开展空中全域搜索,最大限度缩小搜救范围。

  10日清晨7时,大队进一步增派救援力量至3车15人,联合村民分组向帽子周边区域展开地面拉网式搜寻。现场山势陡峭,且正值雨季山路湿滑,消防救援人员需手拉身旁草木才能稳住身形,多次面临脚下打滑风险。

  结合前期搜寻方向和现场地势综合分析,消防救援人员判断老人大概率因路滑坠向山下,随即果断将搜救重心转向帽子落点下方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

云南一93岁老人上山捡菌失联近两天后获救,被发现时意识清醒

  10日13时30分,消防救援人员在帽子落点下方约2公里处发现被困老人。此时老人身体卡在树杈间呈倒立姿势,腿部有明显外伤,所幸老人意识清醒。消防救援人员立即上前安抚老人情绪,同步进行初步伤情检查,及时为其补充水分和食物以恢复体力。

  在确认老人脊柱、头部等关键部位无损伤后,消防救援人员采用轮流背负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护送至山下,移交至等候的120救护车,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针对此类高龄、失智老人走失事件,消防部门特别提醒:在初步搜寻阶段,可优先在老人常去的区域开展,避免盲目扩大搜寻范围,同时及时求助专业救援力量,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
31
据河北省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276万吨,同比增长2.62%。据河北省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276万吨,同比增长2.62%。
31
晚秋时节,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别有风骨,苍老遒劲,美不胜收。晚秋时节,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别有风骨,苍老遒劲,美不胜收。晚秋时节,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别有风骨,苍老遒劲,美不胜收。
31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不断延伸钢铁产业链条,加快钢铁产业向装备制造业和耗钢产业延伸,全力打造钢铁深加工制品基地,强壮产业“筋骨”,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0
一艘直达韩国仁川港的班轮在青岛港前湾港区装卸集装箱(无人机照片,10月29日摄)。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依托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及海上贸易往来的枢纽优势,密织覆盖日韩主要港口的海运航线网络。
30
10月29日,农民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晾晒萝卜条(无人机照片)。眼下正值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1.52万亩萝卜收获季,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眼下正值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1.52万亩萝卜收获季,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30
10月26日在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的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拍摄的秋景(无人机照片)。连日阴雨天气过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六盘山区迎来晴好天气。连日阴雨天气过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六盘山区迎来晴好天气。
29
10月28日,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全国多家文博机构推出的《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开幕。10月28日,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全国多家文博机构推出的《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开幕。
29
10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10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9
由自然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依托“探索三号”及“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执行北极载人深潜任务的科考队10月27日顺利返回海南三亚。“奋斗者”号在北极共完成43个潜次作业任务,并与完成我国首次北极冰区下潜任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水下联合作业,创新了我国载人潜水器水下协同作业模式。
2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