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进展快
一不小心就可能夺走生命
但是你知道吗?
在“夺命瞬间”来临前
身体可能已多次发出“求救信号”
哪些疼痛可能是心梗前兆?
发生心梗时该如何急救?
一文了解
出现这7种疼痛是心脏在“求救”
很多人在心梗发生前的几天甚至几周内,会经历一系列先兆症状。这7种疼痛,可能就是心梗前兆。
1.胸痛胸闷
胸部正中或胸部中间偏左部位出现疼痛,范围至少一个巴掌大小。这种胸痛、胸闷像胸口放了块大石头或用胶带缠了几圈,还常伴有莫名的恐惧、焦虑感。
2.长时间恶心呕吐难受
心梗发作时,心肌缺血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异常,出现恶心和呕吐。这种恶心和呕吐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因为进食或休息而缓解,有些人还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或胃酸倒流的感觉。
3.咽喉烧灼痛
咽喉部烧灼痛,感觉喉部发紧,可能伴有胸闷、憋气、大汗症状。
图源:AI生成
4.上肢和左肩疼痛
一般为左侧肩膀或者左侧手臂内侧出现钝痛,可能放射到小指和无名指。
5.持续性背部疼痛
有些心梗患者的疼痛会放射到后背,出现持续的后背疼痛,女性相比男性更常见。
6.上腹部疼痛
感觉胃痛或上腹痛,服用护胃或者解痉药物无效,且疼痛与活动或劳力有关时,也应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
7.牙痛或下颌痛
少数情况下,心梗患者会出现牙痛、下颌痛,且伴随胸痛、肩膀痛、冒冷汗、濒死感等症状。这类牙痛与运动相关,患者处于静止状态时不痛,一运动就会疼痛。
图源:AI生成
突发心梗 不同年龄段症状不同
随着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猝死、心梗等昔日的“老年病”,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但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症状也有显著差异。
老年患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群体,其症状表现极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原有不适感的轻微加重,或出现胸闷、气短及乏力的症状。
年轻患者,表现为突发剧烈胸痛、大汗淋漓。即使经过有效救治,也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丧失劳动能力。
医生指出,年轻人的心梗与其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吸烟、肥胖,都是心梗的诱因。
提示:出现不明原因的突发性胸痛、发作性心慌、活动耐力下降等,往往是身体在发出“提醒”,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把握黄金救援期
记住4个关键步骤
发生心梗,救治成功与否,高度依赖于发病初期的处理方式。掌握科学、及时的应对方法至关重要。
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描述清楚症状,例如胸痛的部位、性质,以及是否有呼吸急促或冷汗等表现。
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躺下,尽量保持安静,以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加重病情。
救护车到来前,可服用相应的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可以帮助扩张血管,缓解胸痛;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注意:服用硝酸甘油时,要防止因血压骤降引起的晕厥。
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主要手段。如遇患者突然倒地,判断无呼吸、无意识后,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抓住“黄金4分钟”。
这些伤“心”事 千万不要做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习惯,正默默透支我们的“心”力。医生提醒,心脏的健康,需要日常守护。
1.熬夜
长期熬夜打乱生物钟,导致血压波动、炎症反应加剧、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如同在心脏中埋下无数微小裂痕。
2.“三高”饮食
高油、高盐、高糖的饮食,促使血液中“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飙升。这些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是心梗的病理基础。
图源:AI生成
3.久坐
缺乏运动使血液循环变缓,代谢废物堆积,血管弹性下降,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温床。
4.情绪不佳
愤怒时,血压急剧升高,易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心脑血管,导致心梗或脑梗。情绪激动还可诱发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源性猝死。
5.抽烟酗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焦油会让血管变得粗糙,容易形成血栓;一氧化碳则会使心肌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
酒精会诱发心律失常。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急性心肌梗死。
央视一套综合《生活圈》、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客户端、封面图由AI生成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