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9月22日报道,
浙江温州的洪女士,
回家以后吃妈妈做的菜,
半个月胖了十斤,
进厨房发现,
妈妈做一道菜竟然倒半桶油!
洪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妈妈做的菜很好吃,回家一段时间,她觉得自己胖了不少,没找出来原因,后来越想越不对劲,无意中跟进厨房,发现妈妈做饭放好多油,炒菜堪比炸菜。她说,现在妈妈也听劝,油放少了很多。
“妈妈的爱是沉甸甸的油量表。”“油放多了确实容易胖!”
有人说,
“油脂吃多了容易胖,
不吃油行不行?”
食用油为人体提供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α-亚麻酸。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但人体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日常吃油,
建议留意这4点:
1、优先选植物油,时常换着吃
杭师大附院代谢病中心提醒,经常换着吃不同名字或不同品牌的油是很多人对吃油多样化的理解,事实上许多油虽然名字不同,但脂肪酸构成差不多。
比如,大豆油、玉米油、小麦胚芽油和葵花籽油类似;花生油和米糠油类似;茶籽油、杏仁油和橄榄油类似;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类似等。所谓不同油脂的替换,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否则所得到的脂肪酸基本一样,相当于没有替换。
常用油脂中脂肪酸组成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图
2、平时炒菜多,优先精炼植物油
平时炒菜和油炸较多,优先精炼植物油,烟点较高;平时凉拌较多,可选用初榨、初级冷榨、特级初植物油。
河南省南阳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宋颖202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食用油质量等级标准按精炼程度划分,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级越高,精炼程度越高,有害成分的含量就会减少,但同时也会流失一部分营养物质与风味。
一级和二级食用油,精炼程度较高,炒菜油烟少,比较适合高温烹调,如炒菜等,但也不建议长时间煎炸;三级和四级食用油,精炼程度不高,烟点较低,营养保留较多,适合炖汤、蒸菜等。
3、控制摄入量,成人每日不超30克
植物油虽好,但也是油脂,不建议过量食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人每日烹调油摄入量为25-30克。
比如,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超重肥胖等患者,食用油的摄入量可以再少一些。
4、密封好避光保存,尽量买小包装
专家提醒,因为紫外线会加速油脂氧化变质,家庭用油不能摆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应存放在阴凉处,避免靠近暖气管道和高温电器等地方。购买的大桶油可以分装到小型、密封性好的容器中,倒油后要及时拧紧盖子、不要留有空隙。食用油存放的地方应该有良好的通风,以防因受潮而酸败变质。
综合:先锋新闻、健康时报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