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第一高楼能抗住超强台风“桦加沙”吗?解读来了

2025-09-24 08:21来源: 深圳新闻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央气象台预警显示,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已达16级,预计将在广东深圳到徐闻一带沿海登陆。这一强度让不少市民揪心:高达599米的超高层建筑——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能扛住这场“风王”考验吗?

  回溯2018年台风“山竹”过境时,网络上“平安大厦掉玻璃”的谣言曾引发恐慌,但最终官方证实:这座深圳第一高楼主体结构完好,甚至没有一块玻璃脱落。如今面对更强的“桦加沙”,它的表现值得期待。

  硬核设计:

  千吨“定楼神器”

  应对百年一遇台风

  巨人站得稳,根基必须深。按照国家标准,600米高楼的基坑需要30米深标准,而平安金融中心一次性开挖至地下33.4米,成为国内一次性开挖最深的基坑。24根直径9.5米的超巨型桩直接打进地下35米,直连地表岩石层,穿过的5层地下室结构如同盘根错节的树根,让大厦与地壳“长在一起”,形成极为稳固的基础。这一切,让平安金融中心得以牢牢“站稳脚跟”。

深圳第一高楼能抗住超强台风“桦加沙”吗?解读来了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基坑

  平安金融中心的抗风能力,从建造之初就已经预判了极端天气影响。据平安集团工程部相关人员介绍,平安金融中心能承受最高平均风速60米/秒、阵风80米/秒的极端天气 ,如果“桦加沙”最大风速为60米/秒,就处于其设计耐受范围内。

  两台藏在114层的“定楼神器”是关键。这两台混合式阻尼器各重500吨,合计1000吨重量,相当于1400头成年大象在平安金融中心顶部“压阵”。当大楼在风中倾斜时,它们会在电脑控制下反向运行,像天平砝码般抵消晃动,可直接减少30%的摆幅。在“山竹”台风中,这对阻尼器仅用了50%的设计负荷,就将塔顶摆幅控制在30厘米内(仅为设计极限的一半)。

深圳第一高楼能抗住超强台风“桦加沙”吗?解读来了

  阻尼器示意图

  结构设计上,平安金融中心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外伸臂”抗侧力体系,其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安全稳固性能极强。整个体系中,大楼外框的8根流线型巨型钢柱作为楼体支撑,每根巨柱高达580米,从地下贯通至地上,能够在减少35%风力荷载的同时,竖向支撑起这一座68万吨的华南第一高楼。而在大楼核心筒与8根巨柱之间,内外环还链接了7道桁架,犹如7条金腰带紧紧环抱大楼,有力加强了大楼的架构强度。

深圳第一高楼能抗住超强台风“桦加沙”吗?解读来了

  平安金融中心的外围护系统也同样做足了防范。大楼玻璃幕墙采用防风抗震设计,配合每半年一次的全面检修保养,在“山竹”的强风压下仅出现轻微渗水,且迅速修复。这种常态化维护让幕墙始终保持最佳抗风状态。

  实战淬炼:

  “山竹” 考验后的能力升级

  2018年的台风“山竹”给了平安金融中心一次完美的“压力测试”。当时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达15级(47.8米/秒),但大楼电力、供水全程正常,高速电梯降速后仍可运行,300名物业人员还能乘坐高层高速电梯往来巡视,实时处置突发状况。

  “桦加沙”这场超强秋季风暴,是对“风暴区”所有建筑的一场无情且全面的“压力测试”——不仅是钢筋水泥的物理质量,更是应急管理体系的弹性极限。在“桦加沙”来袭前,平安金融中心大楼的应急体系进一步升级:

  前置排查:提前一周疏通雨水井、加固露天物品、在地下车库部署吸水装置;

  全员备战:数百人的物业团队全员到岗,LED预警系统实时联动;

  能源保障:备用电机可支撑核心系统运转至电力恢复。

  台风过境期间,平安应急管理小组还将严格执行24小时轮值制度,关键岗位人员全天候在岗,以“1小时一报”的高频报告机制,及时关注了解风情雨情,灵活应对突发情况,筑牢安全防线。

  自开工建设以来,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共抵御大大小小的台风不下百次,面对“桦加沙”的考验,这座“华南第一高楼”已做好全面准备。

  专家解读:

  摆幅大≠会坍塌,安全边界清晰

  不少人担心高楼晃动意味着危险,平安不动产工程管理总监姚伟军此前已有相关解释:阻尼器的摆幅与风速无绝对关联,风速增大时其摆幅会自动锁定在2.2米的安全范围内,即便达到极限也不代表结构风险。

  按设计推算,若“桦加沙”以60米/秒风速来袭,塔顶最大摆幅约为67厘米,远低于2.2米的锁定阈值。更关键的是,平安金融中心大楼主体结构采用高强度钢材,能承受远超台风风压的荷载,从根本上杜绝坍塌风险。

  台风天遇楼体摇晃?

  这份应急指南请收好

  保持冷静,避免慌乱:轻微摇晃是高楼应对台风的正常缓冲,结构设计已充分考虑这类形变,此时奔跑、尖叫反而可能引发碰撞受伤,建议调整呼吸,平复情绪。

  远离危险区域:立即远离落地窗、玻璃门等外围区域,避免强风裹挟杂物撞击玻璃造成意外;同时避开电梯厅、楼梯间等公共通道,选择室内承重墙附近的稳固区域停留(如办公室隔间、走廊内侧)。

  固定随身物品:将桌上的电脑、文件、水杯等物品收至抽屉或地面,防止摇晃导致物品坠落砸伤;若在会议室等空间,可协助固定座椅、绿植等易倾倒物件。

  优先联系物业,而非盲目逃生:若摇晃感持续且伴随异常声响(如金属摩擦、玻璃破裂声),可拨打物业电话了解逃生通道,非紧急情况不建议走楼梯逃生,因强风可能导致楼道内气压不稳,且电梯在台风天会自动切换“抗风模式”,暂停使用或降速运行,盲目乘坐反而危险。

  关注官方信息,不信谣不传谣:通过公司、物业、“深圳天气”等官方渠道获取实时台风动态,切勿轻信未经证实的传言,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记者:汤莎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题:“站在甲板上,心里特别自豪”——香港市民参观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点燃爱国热情 正在执行远海综合实习访问任务的中国海军83舰编队9月30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区,从当日起至10月2日组织舰艇开放交流活动。
02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
02
10月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无人机照片)。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三峡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2018艘次,同比增长4.03%,累计通过量达1.28亿吨,同比增长11.15%;葛洲坝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3998艘次,同比增长5.2%,累计通过量达1.32亿吨,同比增长11.49%;共保障3330.45万吨民生物资过坝,持续为长江黄金水道效益发挥和沿江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2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01
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
01
9月29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城道幼儿园举行的“花好月圆 古韵迎中秋”主题活动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彩绘灯笼。随着国庆、中秋的临近,各地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01
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30
9月29日11时0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杨熙 摄)  9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
30
时逢北京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宁寿宫花园第一、二进院落将于9月30日起向观众开放。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西北隅,是乾隆皇帝为晚年生活构建的理想居所。
30
经过三年多建设,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