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又到了隐翅虫活跃的季节,隐翅虫又被称为“影子虫”“青腰虫”,是昆虫纲隐翅虫科的杂食性昆虫。白天栖居在潮湿的草地、菜园等阴暗处,夜间常在光源周围绕光飞行,尤其是日光灯,表现为趋光性。北方省份在8—9月份多见。
近期不少山东网友发现
家中频繁出现“隐翅虫”
近日,济南市天桥区市民李先生在家中发现三四十只隐翅虫。情急之下,他徒手捕捉并捏死虫子,却未及时洗手,随后又用手触摸了脸部和颈部。短短3小时后,其接触部位皮肤迅速红肿,还出现了小水疱,伴随明显痒痛感。他紧急前往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就诊,被诊断为隐翅虫皮炎。经口服氯雷他定、小剂量泼尼松片,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1周左右症状逐渐消退。
毒隐翅虫体型较小,体长3mm左右。翅膀停落时折叠隐藏在鞘翅之下(故名隐翅虫),飞行时可快速展开。体色多为“黑黄相间”,即头部黑色,胸部黄色,鞘翅黑色,腹部前端黄色,腹部末端黑色,十分好辩别。
隐翅虫体内有毒液(强酸性毒汁,pH值1到2),腐蚀性很强,被称为“飞行的硫酸”。在被打死后毒液会流出,导致皮肤受损,出现红斑、脓疱等,即隐翅虫皮炎。手部沾染了隐翅虫毒素,再用手去摸身体的其他部位,也会引发皮炎。
发现隐翅虫怎么办?
吹走!吹走!吹走!
记住这个口诀:“吹弹可破,拍打要命”!发现隐翅虫着陆时,请用嘴轻轻吹走,千万不要用手拍。
特别提醒:它们夏天最爱搞“团建”,雨后特别喜欢人类牌“汗味香水”。
穿浅色长袖、关好纱窗,才是明智的防“虫”于未然!
万一失手拍了怎么办?
别慌!记住这个“急救三部曲”
谨记:别抓!别抓!别抓!
用肥皂水排毒。
寻求皮肤科医生的帮助。
综合淄博疾控、鲁中晨报、齐鲁晚报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