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是上了年纪
才会有的困扰
没想到如今90后、00后
却都已经焦虑不已
脱发——不再是中年人的“专利”
也成为了年轻人的“头顶大事”
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数据显示
受脱发困扰的人群中
30岁及以下占比高达84%
对此年轻人崩溃不已
24岁的小华(化名)
严重的脱发问题困扰了四五年
尽管尝试过许多方法
却始终未能阻止头发日渐稀疏的趋势
这让他一度感到深深的无力与沮丧
最终,他鼓起勇气,前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寻求专业帮助。经过医生诊断,小华的情况被明确为雄激素性脱发。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他坚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外用擦剂以及辅助物理治疗。努力迎来了转机——新头发逐渐长了出来。为了进一步改善形象,小华还额外接受了鬓角植发手术。
如今,看着镜中逐渐恢复的头发,小华重拾了自信,也迎来了崭新的自己。
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数据显示受脱发困扰的人群中,30岁及以下占比高达84%。为此,记者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宋伟欣。
揭秘脱发的四大真凶
1.雄激素性脱发(占比90%)
这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它源于遗传因素和雄激素(主要是二氢睾酮)的共同作用,导致毛囊逐渐微型化,头发变细变软,最终脱落。男性多表现为发际线后移和头顶稀疏,女性多表现为头顶发缝变宽。
2.斑秃(俗称“鬼剃头”)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毛囊,导致头发突然成片脱落。情绪压力、感染、内分泌失调等都可能是诱因。
3.休止期脱发
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会脱落50-100根头发。但当身体遭遇重大应激事件(如手术、分娩、快速减肥、严重疾病、巨大心理压力)时,大量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导致2-3个月后出现明显脱发。
4.其他原因
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缺铁性贫血、药物副作用(如化疗药物、抗抑郁药)、过度美发造型等都可能引起脱发。
不同类型脱发的治疗方案
1.雄激素性脱发
治疗方案需长期坚持,通常3-6个月初见成效
男性:口服非那雄胺片+外用5%米诺地尔
女性:口服螺内酯或环丙孕酮+外用2%米诺地尔
辅助治疗:低能量激光治疗、微针治疗、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
植发手术:适用于毛囊已永久萎缩的区域
2.斑秃
轻度:局部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或米诺地尔
中重度:局部糖皮质激素注射、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新兴治疗:JAK抑制剂(如托法替布、鲁索替尼)
免疫调节治疗:接触免疫疗法(DPCP)
3.休止期脱发
关键是找出并去除诱因:
补充缺乏的营养素(如铁、锌、维生素D)
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压力
改善睡眠质量
通常去除诱因后6个月内会自行恢复
同时,毛发移植并不适合所有人,它适用于以下人群:1.雄激素性脱发;2.外伤、感染、烧伤、烫伤所造成的永久毛发脱失;3.美容性眉毛、睫毛、胡须、腋毛、阴毛的部分及完全性再造;4.发际线的美容性调整。
这些生发“偏方”真的靠谱吗?
1.生姜擦头皮:不推荐
生姜中的6-姜酚反而可能抑制毛发生长,刺激性强,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
2.避孕药洗头:危险!
避孕药中的激素成分可能经皮肤吸收,扰乱内分泌系统,造成严重后果。
3.生发洗发水:作用有限
只能起到清洁、去屑、减少炎症的作用,无法从根本上治疗脱发。
4.何首乌黑发:谨慎使用
何首乌有一定肝毒性,未经炮制或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肝损伤,不建议自行使用。
为什么首诊如此重要?
宋伟欣提醒,自行尝试各种偏方不仅浪费金钱和时间,更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专业医生通过以下方式明确诊断:
1.毛发镜检查:无创检查,可放大毛囊和发干,评估脱发类型和程度
2.拉发实验:评估脱发的活动性
3.血液检查:包括性激素、铁蛋白、甲状腺功能、维生素水平等
4.头皮活检:必要时进行,用于疑难病例诊断
早期干预尤其重要!毛囊一旦完全萎缩,任何药物都无法使其起死回生。雄秃的最佳治疗时机是毛囊尚未完全萎缩的阶段,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健康生活方式:辅助治疗的重要一环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也需注意:
1.均衡饮食:保证充足蛋白质(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铁、锌、生物素等营养素的摄入
2.缓解压力:通过运动、冥想、充足睡眠等方式管理压力
3.避免过度美发:减少烫染、拉扯等对头发的伤害
4.正确洗护:根据头皮状况选择合适的洗发水,避免水温过高
宋伟欣提醒,脱发是一种疾病,需要科学诊治。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延误治疗,更不要轻信各种偏方和夸大宣传的产品。正规医院皮肤科医生会为你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丨转自:青橙融媒记者 梁婧姝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