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菌菇搜索量突然上涨!专家紧急提醒

2025-09-18 18:33来源: AHTV第一时间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

  网红蘑菇见手青

  被从毒蘑菇中“除名”

  成为微博热门话题

  见手青

  是一类用手触碰就会变青(蓝)的牛肝菌,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均有分布,广义上的见手青泛指切开后能变蓝的所有牛肝菌。

  今年8月26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发布《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不采摘、不收购、不加工、不食用2025版》(一)(二)图鉴(以下称新版图鉴),其中未见“红见手”(即兰茂牛肝菌,俗称红葱、红见手,是见手青中的一种)的身影。

  专家介绍,红见手经过热处理等方式,炒熟煮熟后可以食用,因此属于条件可食用野生菌,被从毒菌图鉴中删除。

  不过

  食用菌领域权威专家

  接受记者

  采访时表示

  即便被“开除毒籍”

  消费者也要注意

  烹饪时千万要小心

  此外

  将食用见手青等

  致幻型蘑菇娱乐化的做法

  更值得警惕

  见手青被毒蘑菇“踢出群”

  电商平台搜索量上涨

  在各大电商平台检索“见手青”,发现每家平台都有百余款商品在售,同等重量有的每250克不到百元,有的则标价168元甚至240余元。部分店铺还专门标注了“煮熟无毒”字样。

网红菌菇搜索量突然上涨!专家紧急提醒

  ▲ 电商平台所售见手青。(某电商平台截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黄晨阳介绍,老百姓所说的以及电商平台售卖的见手青,一般是指俗称红见手或红葱的兰茂牛肝菌(以云南明代医学家兰茂命名,著有《滇南本草》),以及目前已经实现人工栽培的中华腐生牛肝菌,俗称黄牛肝菌、黄见手。

  红见手、黄牛肝菌烹饪不当常会导致神经精神型中毒,也就是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吃菌子见小人儿”的幻觉。2022年4月,红见手青被相关权威科研机构列入“不采摘、不收购、不加工、不食用”(毒蘑菇)名单。

  一家头部电商平台生鲜运营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8月底至9月初新版图鉴发布初期,平台上以“见手青”为关键词的搜索增多了大约30%

  黄晨阳表示,通过充分烹饪才可化解毒性,是红见手被纳入“条件食用菌”的重要前提。

  一般来说,食用红见手,一定要多放油(重油爆炒),烧熟煮透,最好烧煮20分钟以上。未做熟或者隔夜冷吃会中毒,隔夜后若用微波炉加热后也不可食用,必须重新烹饪。

  据报道,红见手在炒制过程中,致幻的毒素——兰茂菌素会先升高、再降低。一般来说,用家庭厨房灶具的火力炒制七八分钟时,毒素含量会达到一个峰值,也就是在“半生不熟”时含量最高。随着烹饪时间延长,毒素会逐步降低,所以建议烹饪20分钟以上。最好切成薄片来炒,有利于均匀受热。

  研究表明,当温度降下来时,见手青内会再次出现毒素。所以炒熟以后,需要趁热吃,不能隔夜冷吃。在冰箱存放后,若使用微波炉重新加热,不会去除毒性,必须重新烹饪。所以,对于红见手,建议吃多少,炒多少。

  无论哪种烹饪方式,消费者要切记——

   充分加热都是安全食用的必要前提;

   煮熟炒透前不建议尝菌子或汤的咸淡,也不要舔切菌子的手指;

   烹饪结束后,切菌子的案板和刀具也应及时彻底清洗。

  牛肝菌目是伞菌纲中物种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包括5个亚目,16个科,约1000多个物种,广布全球。市场上常见的见手青主要有如下几种:兰茂牛肝菌(红葱)、玫黄黄肉牛肝菌(白葱)、茶褐新牛肝菌、华丽新牛肝菌、赭盖新牛肝菌、黄孔新牛肝菌、红孔牛肝菌等,有时会杂有薄瓤牛肝菌和有毒新牛肝菌等。

  尽管红见手被列入条件可食用菌,但少数见手青如网孢海氏牛肝菌、细网柄牛肝菌、黄粉末牛肝菌等毒性大,依然不建议食用。

  见手青致幻不可儿戏

  严重致幻或导致自伤等

  不良后果

  在社交媒体上,“挑战见手青”视频最高播放量超过4000万次。而人们吃下见手青后因出现幻觉而秒变戏精的各种“名场面”,更让一众网友直呼“太神奇”。

  除了短视频,网络上还充斥着大量吃菌子(见手青)的搞笑梗, “先菌子后小人”“舍命陪菌子”等让人听起来忍俊不禁的热梗,仿佛暗示人们“吃菌子看小人儿”这事儿似乎没那么危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提醒,野生见手青可能多种有毒物质,中毒机理复杂,中毒后果严重。网络中将见手青中毒体验娱乐化的行为,其实十分危险。

  综合:新闻坊、中国消费者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云南发布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题:“站在甲板上,心里特别自豪”——香港市民参观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点燃爱国热情 正在执行远海综合实习访问任务的中国海军83舰编队9月30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区,从当日起至10月2日组织舰艇开放交流活动。
02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
02
10月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无人机照片)。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三峡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2018艘次,同比增长4.03%,累计通过量达1.28亿吨,同比增长11.15%;葛洲坝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3998艘次,同比增长5.2%,累计通过量达1.32亿吨,同比增长11.49%;共保障3330.45万吨民生物资过坝,持续为长江黄金水道效益发挥和沿江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2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01
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
01
9月29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城道幼儿园举行的“花好月圆 古韵迎中秋”主题活动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彩绘灯笼。随着国庆、中秋的临近,各地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01
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30
9月29日11时0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杨熙 摄)  9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
30
时逢北京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宁寿宫花园第一、二进院落将于9月30日起向观众开放。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西北隅,是乾隆皇帝为晚年生活构建的理想居所。
30
经过三年多建设,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