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频发,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的金融诈骗案件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金融风险识别能力较弱的特点,以“高额回报”“免费礼品”等手段诱骗老年人参与所谓的“投资项目”,不仅导致老年人遭受财产损失,还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下面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揭示非法集资的常见套路,并为消费者提供防骗小技巧,帮助大家擦亮双眼,远离金融骗局。
案例回顾
李女士近日来到保险公司,要求退保并尽快将资金到账。柜员在接待过程中发现李女士神色紧张,便耐心询问其退保资金的用途。李女士透露,有熟人“推荐”她投资一个“养老公寓”项目,声称“利息”极高,还能获赠许多礼品。对方还叮嘱李女士不要告诉家人,称“投资越高返利越多”。由于手头资金不足,李女士想到通过退保来筹集资金。
柜员在了解情况后,敏锐地意识到李女士可能遭遇了非法集资诈骗。于是,柜员向李女士详细讲解了非法集资的典型案例和风险防范知识,并建议她多与家人商量。最终,在工作人员的风险提示和家人的劝阻下,李女士对该“投资项目”进行了进一步了解,意识到自己险些陷入非法集资的骗局,最终选择放弃投资,保住了自己的财产安全。
风险提示
不法分子往往会以“高回报理财”“低息免息贷款”“免费礼品”等诱饵吸引消费者。记住,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甚至是骗局。消费者在面对此类宣传时,应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切勿被表面的“利益”所迷惑。
(1)选择正规渠道:消费者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避免轻信陌生人或非官方渠道的推荐。
(2)保护个人信息:在任何投资过程中,都不要轻易透露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等敏感资料。
(3)警惕“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对免费赠送礼品、提供免费聚餐或旅游等行为提高警惕,不轻易动心。
(4)多与家人沟通:老年人往往是金融诈骗的主要目标群体。作为子女,应给予父母更多的陪伴与关爱,帮助他们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自身在做出重大投资决策前,多与子女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陷入骗局。
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背后往往暗藏陷阱,消费者在面对此类宣传时,一定要保持警惕,理性分析,避免因贪图小利而遭受重大损失。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进行投资理财,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回报不可信!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