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网络安全人才缺口达480万 高校应如何培养?专家解读

2025-09-17 10:22来源: 央视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昨天(9月16日),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分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最新的《AI时代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5)》。

  2025年全球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升至480万

  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升至480万,同比增长19%。2025年网络安全运营类岗位以26.8%的占比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企业最青睐“3—5年经验+实战能力”候选人,其中,要求3—5年经验的占比28.2%,工作经验和实战能力分别占比76.2%与72.2%。

  报告显示,全国已有792所普通高校开设网络安全专业,占高校总数27.1%;其中65.9%已在2025年新增AI安全课程,较去年跃升15个百分点。91.3%院校建成实训室,但“充足的实习实训项目”仅占52.4%。

  报告首次列出“AI驱动的网络安全岗位图谱”,包括智能体架构师、数据合成专家、模型安全红队、AI风险顾问等七类新职业。调研显示,97%从业者已接受AI安全相关培训。

  此外,报告建议:主管部门将“AI+安全”复合人才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建立跨区域实训云;高校把大模型安全等纳入必修课;企业开放真实攻防日志,建设联合实验室;个人则需构建“技术穿透力+合规领导力+战略洞察力”三维能力,完成从操作者到“智能防御架构师”的跃迁。

  专家解读:网络安全人才需多方联动培养

  《AI时代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5)》指出,网络安全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缺口达到约480万。那么产业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国高校是否能培养出现在紧缺的网络安全人才呢?来看专家的解读。

  云网基础设施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侃:实际上这个人才的短缺,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方面是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依然短缺,第二个实际上在企业运营治理过程当中,网络监控,网络运营,网络的管理人才还是大量欠缺。因此,人才的缺乏不只是高水平人才的缺乏,而且是一个高中低整个金字塔结构的人才层次,总体还是供不应求。

  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有792所普通高校开设网络安全专业,其中65.9%已在2025年新增AI安全课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安全产业学院院长 苗春雨: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这个学科和专业,但是因为网络安全的本质是对抗,整个高校的人才培养的环节中,实践的过程还是比较缺失。

  专家表示,由于互联网科技特有的快速更新迭代的特点,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近年来,网络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得到国家重视,2024年出台的《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和今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文件中都提出了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的新形态等要求。

  张侃:在培养的途径上,必须遵循一个生态化培养模式。其中,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缺一不可,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学校打造高速、高质量的基础素质,企业提供实战力量的环境,社会提供人才辈出的沃土,四方面共同协作,才能打造出来这么一支真正为社会所需要的层次结构齐全的人才体系。

  有效提升供应链效率 增强韧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天(16日)在2025年采购与供应管理大会上发布《2025“人工智能+供应链”创新发展报告》。根据报告,人工智能在采购供应链中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涵盖从预测到执行、从监管到协同的关键环节,在有效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以及增强供应链韧性等方面成效显著。

  根据报告,人工智能在采购供应链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预测分析、智能采购业务、智能采购监管、智能物流调度以及供应链控制塔和人机协同作业等10个主要创新场景。

  企业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物流供应链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渗透率已超过37%,其中运输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渗透率达到了78%,仓储与安全管理的人工智能应用渗透率也分别达到47.27%和52.73%。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核心驱动力。与传统的采购模式相比,采用智能采购供应链的企业,采购效率可以提高30%以上,采购周期可以缩短50%以上。

  另外,在绿色低碳方面,人工智能可实现全链路碳足迹可视化与优化,推动供应链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胡大剑:人工智能正从单点应用向全链协同迈进,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协同应用拓展。这不仅有效提升我国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也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题:“站在甲板上,心里特别自豪”——香港市民参观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点燃爱国热情 正在执行远海综合实习访问任务的中国海军83舰编队9月30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区,从当日起至10月2日组织舰艇开放交流活动。
02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
02
10月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无人机照片)。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三峡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2018艘次,同比增长4.03%,累计通过量达1.28亿吨,同比增长11.15%;葛洲坝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3998艘次,同比增长5.2%,累计通过量达1.32亿吨,同比增长11.49%;共保障3330.45万吨民生物资过坝,持续为长江黄金水道效益发挥和沿江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2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01
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
01
9月29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城道幼儿园举行的“花好月圆 古韵迎中秋”主题活动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彩绘灯笼。随着国庆、中秋的临近,各地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01
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30
9月29日11时0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杨熙 摄)  9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
30
时逢北京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宁寿宫花园第一、二进院落将于9月30日起向观众开放。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西北隅,是乾隆皇帝为晚年生活构建的理想居所。
30
经过三年多建设,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