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预计,9月15日至21日,冷空气势力增强,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华西至黄淮等地多降雨过程,四川、甘肃、陕西、河南等地部分地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局地还将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指出,此次冷空气整体移动速度较慢,风力不大,但影响范围极大,路径先东移后南下,进而导致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温。
具体而言,9月15日至16日,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地区将有4℃至8℃降温,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16日至18日,冷空气南下将继续影响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及四川盆地等地,大部地区降温可达4至6℃。冷空气过后,江南部分地区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逐渐结束。
受冷空气影响,东部地区降雨区域也呈现出向南移动的特征。15日起,降雨过程自北方开始;16日,随着冷暖空气交汇,四川盆地到黄淮一带将出现明显降雨,部分地区将有暴雨或大暴雨;17日后,雨区东部的黄淮降雨南压至江汉到江淮一带并有所减弱,而雨区西部甘肃南部到四川盆地西部的强降雨区则向东北方向移至陕西南部到四川盆地北部一带并持续,累计雨量较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华西地区,15日至17日,四川盆地西部降雨对流显著,雨强较大伴随雷电,且夜雨特征明显。18日之后,四川盆地北部、东北部与陕西南部雷电弱,雨强较小但降水较为均匀持久。张涛指出,这是因为17日之后冷空气进入盆地,大气底层转冷,暖湿气流在上层爬升,大气呈现出“上暖下冷”的稳定结构,难以触发强对流条件。
四川省首席预报员表示,未来一周四川雨日多、降水强,需警惕次生灾害及持续降水对秋收的影响↓
气象专家提醒,未来一周四川盆地、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等地多降雨,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大,发生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市暴雨积涝等暴雨次生灾害气象风险较高,公众需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警预报信息,尽量避免前往山区、地质条件脆弱区以及露营地等;外出注意交通安全,路遇涉水路段遵从防汛指示,避免涉险。
甘肃省首席预报员提示,此次降雨过程对流性明显,局地雨强大,谨防山洪地质灾害↓
农业气象专家建议,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气温多波动,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范霜冻影响;霜冻来临前,及时对作物喷施肥料,促进灌浆;霜冻发生时,可燃烧秸秆、杂草等提高近地温度。华西黄淮等降雨较多地区应做好清沟理渠,雨后及时排湿降渍,并根据作物长势合理追肥或开展“一喷多促”,减轻渍涝危害。
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和江汉等地还需做好农机调度,抓住降水间隙收获成熟作物,同时注意通风存储,避免籽粒发芽霉变。江南中西部可以采取以水调温或喷施叶面肥等措施,防止或减轻高温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作者:闫辰宇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