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发现!
这块看似不起眼的石头
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
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
日前,考古人员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扎陵湖北岸的尕日塘坡地2号陡坎左下方,发现一处重要石刻。
国家文物局迅速组织石质文物保护、秦汉考古、古文字学和书法篆刻等领域专业人员调查研判。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经组织有关专家审慎研究,认定该刻石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
基本信息
刻石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地处扎陵湖北岸尕日塘坡地2号陡坎左下方,距湖岸约200米,海拔4306米。
文字刻凿壁面总长82厘米,最宽处33厘米,刻字区面积约0.16平方米,距地面约19厘米。
全文共12行36字,外加合文1字,共37字,文字风格属秦篆,保存较完整的文字信息为“皇帝/使五/大夫臣□/將方□/采樂□/陯翳以/卅七年三月/己卯車到/此翳□/前□可/□百五十/里”。
排除近期新刻可能
经高精度信息增强技术,刻石文字可见明显凿刻痕迹,采用平口工具刻制,符合时代特征。
经矿物和元素分析,排除利用现代合金工具凿刻的可能。
刻痕内部和刻石表面均含有风化次生矿物,经历了长期风化作用,排除了近期新刻可能。
补史之缺意义重大
“尕日塘秦刻石”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成果,刻石与扎陵湖关联形成文化景观,整体保存基本完好,文字多数清晰可辨,因刻石中年月日俱全,不见于文献记载,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矗立河源,补史之缺,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高度关注刻石保护管理
鉴于尕日塘秦刻石的重要价值,国家文物局指导青海省文物行政部门,已将刻石核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视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并将在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中予以重点关注。
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杭州日报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