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场雨为啥这么强?专家解读!田里的玉米、花生、大豆、红薯还好吗?

2025-09-12 07:59来源: 大河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场席卷河南的强降雨过程,终于要画上句号了。

  根据最新气象监测,随着降雨带向东南方向移动,这场雨在12日就会基本结束。

  雨水给干渴的农田带来了滋润,但也让不少人捏了把汗:地里那些正在努力生长的庄稼,还好吗?

  雨下得有多大?为啥下这么大?

  回顾这场雨,确实来势汹汹。从9月10日到11日,我省中西部、东部、东南部都经历了强降雨,其中许昌、商丘、周口等地局部还出现了大暴雨。全省的降水中心,无疑是许昌。

  截至11日16时,许昌魏都区林科所24小时降雨量高达237.2毫米,为全省之最。

河南这场雨为啥这么强?专家解读!田里的玉米、花生、大豆、红薯还好吗?

  许多人好奇,这场雨为何如此强劲?

  气象专家解释,这其实是多个天气系统的一次“协同合作”。强大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就像一个巨型“水汽传送带”,把海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送到河南上空。

  与此同时,一个叫“低涡切变线”的系统则像一台大功率“发动机”,把地面的暖湿空气强力抽到高空。空气在高空遇冷,水汽便凝结成云,最终化作瓢泼大雨。再加上生成的黄淮气旋在一旁“加了把劲”,一场大范围的强降水就此拉开序幕。

  不少市民感觉,这场秋雨和夏天那种电闪雷鸣、来去匆匆的雷阵雨不太一样。它虽然局部雨强很大,但整体上更像是一场“马拉松”,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

  正是这种持续性的降水,让土壤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田间的积水难以快速下渗或排出,而这也正是对生长中的秋粮作物最大的影响所在。

  风雨过后,如何帮田里的庄稼“恢复元气”?

  这场风雨,正对着正在茁壮生长的河南秋粮。

河南这场雨为啥这么强?专家解读!田里的玉米、花生、大豆、红薯还好吗?

  目前,我省的夏玉米和大豆正处在灌浆后期,花生则在结荚饱果期,都是非常关键的时候。持续的降雨和部分田块的积水,可能会对作物的根系活力、籽粒灌浆以及病虫害发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随着降雨过程结束,河南省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胡莉婷提醒,雨后需要快速进行田间管理,帮助庄稼“恢复元气”。

河南这场雨为啥这么强?专家解读!田里的玉米、花生、大豆、红薯还好吗?

  首先,最要紧、最急迫的任务就是排水。要抓紧疏通田间沟渠,尽快排除积水,为作物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其次,在积水排得差不多之后,要及时给作物补充营养。可以根据作物长势,适时进行“一喷多促”等措施,促进籽粒灌浆,弥补降雨和光照不足造成的影响。

  此外,对于一些被大风吹倒的玉米,切记不要盲目、生硬地去扶直,这样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折断茎秆或损伤根系。

  同时,雨后田间湿度大,要多加留意,加强对各类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工作。

  转自: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阳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由自然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依托“探索三号”及“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执行北极载人深潜任务的科考队10月27日顺利返回海南三亚。“奋斗者”号在北极共完成43个潜次作业任务,并与完成我国首次北极冰区下潜任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水下联合作业,创新了我国载人潜水器水下协同作业模式。
28
10月27日,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天气晴好,飞溅的水雾在阳光照射下,形成一道壮美的“彩虹桥”。10月27日,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天气晴好,飞溅的水雾在阳光照射下,形成一道壮美的“彩虹桥”。
28
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奉节县,有着“中华诗城”的美誉。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奉节县,有着“中华诗城”的美誉。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奉节县,有着“中华诗城”的美誉。
28
27
10月26日,从金边飞来的柬埔寨国家航空的客机抵达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时举行过“水门”仪式。该航线将柬埔寨金边、中国福州以及日本东京紧密相连,对于促进三国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7
这是10月24日在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施工现场拍摄的宜章北枢纽互通(无人机照片)。近日,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右幅主线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中建五局施工人员正抓紧铺沥青,为12月底如期拉通奠定基础。
2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