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1日)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介绍,“十四五”期间疾控部门紧紧围绕防范化解重大疫情风险,推动实施惠民利民举措——
■ 加强健康宣教,提高人民群众防病能力
每周发布呼吸道传染病多病原监测结果,对结核病、流感等公众关心的重点疾病,组织权威专家对疾病特点、传播渠道、防护措施等进行科普解读。
结合疾病季节性流行规律,在流行季和重大节假日之前,提前发布重点传染病形势和防控知识,开展健康风险提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为群众提供科学实用的高温天气健康指南。
■ 实施惠民举措,提升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优化调整了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开展了脊灰疫苗补种,今年国家还将推出面向适龄女生的HPV疫苗接种服务,并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保护女性健康。
同时,在全国推进电子预防接种证建设应用,优化预防接种单位布局,方便群众就近接种,鼓励地方推出分时段预约、周末接种、特殊人群上门接种等政策,满足群众多样化接种需求,让群众少跑路、少等待,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
■ 控制重点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成功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这是我国疾病防控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全国结核病发病率、肝炎感染水平持续下降,艾滋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全国层面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重点寄生虫病发病水平也降至历史最低。
转自 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