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萌娃”庄恩琪吗?英歌跳到更大舞台

2025-09-11 13:48来源: 人民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原标题:“萌娃”庄恩琪,英歌跳到更大舞台(为梦想奔跑)

还记得“萌娃”庄恩琪吗?英歌跳到更大舞台

  图为庄恩琪(中)在参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专题展演。黄敏诗摄  

  鼓槌翻飞,步伐铿锵,视频里的小女孩举着“迷你”英歌槌,腾挪跳跃,英姿飒爽。有网友留言:“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小女孩名叫庄恩琪,今年6岁,家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这段视频,是今年8月底,她参加“潮汕英歌  百花齐放”英歌交流活动,在揭阳市普宁市里湖镇路训表演,全程3公里,历时3个多小时。

  ‍‍‍‌‍‍从“泡”在村英歌队里耳濡目染,到去年年初因与路过的英歌舞队互动共舞的视频受到广泛关注,小小年纪的庄恩琪,不仅登上中国非遗春晚,更走出国门演出,推动并见证着英歌舞为更多人所知、走向更大舞台。

  自小热爱,琢磨动作要领

  很多人曾刷到过这样一条视频——去年年初,“5岁小女孩遇上英歌说跳就跳”的视频走红全网,不少网友由此知道了英歌舞。

  英歌舞是一种融舞蹈、武术、戏曲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在潮汕地区,英歌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春节等节庆里的英歌表演,是当地的特色民俗。2006年,潮阳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汕地区的很多镇、街道都有英歌队,仅汕头市潮阳区就有上百支。庄恩琪的父亲庄镕强是贵屿镇玉窖村玉和兴英歌队的锣手,她的爷爷也曾是当地英歌队的队员。

  三代传承,热爱不息。和父亲小时候一样,庄恩琪自幼喜欢英歌,经常跟着长辈来到训练场。有时,她坐在角落里静静看着,有时,她抡着英歌槌跟在大人后面模仿,慢慢地学会了一些技巧和动作。

  庄恩琪勤奋好学,她不仅向西门女子英歌队拜师学舞,还与12支潮汕地区不同派系的英歌队同台演出。有这样的好机会,庄恩琪也主动向前辈们学习不同派系的打法。

  手腕如何转、英歌槌如何击打……前辈们对小恩琪倾囊相授,庄恩琪也一丝不苟、专注学习,逐渐掌握了左右槌、平槌、拜槌等新招式,学会打鼓、连续翻跟斗,还会“走蛇步”。

  “蛇步是我向前辈请教、观摩视频学会的。”庄恩琪说。这种近似于蛇行的舞步是英歌舞的一大看点,难度颇高。爱琢磨的小恩琪,把动作要领、精气神拿捏得十分到位。

  齐心传承,绽放新的风采

  庄恩琪的家中,有一些独特的“玩具”——小鼓、小镲、“迷你”英歌槌等,都是平时英歌训练的道具。

  舞起小槌,小身影展现出大能量。

  锣鼓一响,庄恩琪的眼神变得坚定。她毫不怯场,手中击槌,脚下跳跃,动作愈发沉稳娴熟。一招一式,都透着小恩琪由内而外的自信。传统民俗的文化基因,在小小“萌娃”身上熠熠发光。

  夜晚,妹妹打镲、父亲打鼓、爷爷吹螺角,庄恩琪舞起英歌,一出“家庭版”英歌舞演出登场。祖孙三代用一脉相承的热爱,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

  不仅要让英歌舞一代代传承下去,还要提升知名度。传承与弘扬英歌舞,已经深入这片土地的肌理,仿佛每个人身上都有这份使命感。

  网络上受到广泛关注后,庄恩琪把英歌带到更广的舞台,电视节目、现场表演……她毫不怯场,为观众呈现一场场精彩演出,收获无数掌声。

  在2025中国非遗春晚的舞台上,当主持人问小恩琪打算跳到多少岁时,她用稚嫩的童音回答道:“100岁!”

  去年底,庄恩琪走出国门,到新加坡向国际友人“科普”这项潮汕民间舞蹈,现场教当地小朋友学跳英歌。

  “我希望更多人认识英歌、喜欢英歌。”在庄恩琪看来,舞台不分大小,都是展示英歌舞的机会,都应当全力以赴。她希望成为英歌传承的小使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英歌绽放出新的风采。

  融入文旅,推动英歌“长红”

  在汕头,“小恩琪效应”带动英歌舞走进校园和社区,吸引许多年轻人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古老非遗注入蓬勃的生命力。

  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介绍,2022年以来,英歌舞视频在网络平台受到持续关注,也在全国范围内打开了知名度,成为当地文旅的一大亮点。

  为了满足游客来汕头赏英歌的需求,小长假或节庆期间,当地的文化体育旅游等活动都加入英歌舞表演。激昂的锣鼓声、热烈的喝彩声回荡在大街小巷,不仅让远道而来的游客爱上英歌,也带旺当地文旅市场。

  在汕头,英歌舞不仅是文化符号,也是文旅融合的“法宝”。如何擦亮英歌品牌,推动古老非遗绽放光彩?当地推动英歌技艺普及、精品创作、进校园,还助力英歌队“走出去”。

  为探索英歌舞创新发展模式,今年,汕头市市场监管局正式批准发布并实施地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阳英歌》。汕头市潮阳区引导12支英歌队进行工商登记,推动职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引导英歌舞走出潮汕、走向世界。

  从地方民俗到持续“出圈”,从古老非遗到年轻传承,一曲英歌,舞出了非遗的活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同时,当地不断深化拓展保护方式和途径,做好英歌舞传承保护工作,努力让英歌“长红”。

  本报记者  李  纵  本报通讯员  林彦恂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16日,今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方案正式公布。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营造隆重热烈、喜庆祥和的国庆节氛围,天安门广场中心将布置“祝福祖国”巨型花篮,长安街沿线将布置10组立体花坛。
17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9月16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9月16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
17
确认此前在青海省玛多县发现的石刻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新华社记者 杜笑微 摄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所在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北岸(无人机照片)。
16
9月15日是中国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政策首日,多个口岸迎来新政实施后首批持俄罗斯普通护照免签入境的旅客。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16
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
15
在14日进行的2025年女子曲棍球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曲在先丢一球的情况下连扳四球,以4:1再次击败印度队,时隔16年重夺亚洲杯。易边再战,中国女曲利用印度队短角球进攻未果的机会打出快速反击,李红一路带球来到弧顶,面对门将封堵冷静射门得分,中国女曲2:1反超。
15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进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1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