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天鬲地”首次同框,北京城打这儿起的头——

2025-09-10 15:54来源: 中国文化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945年,一批不起眼的陶片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被偶然发现,谁也没想到,它们竟揭开了北京城市文明源头的一角。80年过去了,经过几代考古人手铲释天书、风雨无阻的发掘,琉璃河遗址——这片西周燕国始封地与都城遗址,终以浩大的规模、丰富的内涵重现世人面前。

  今年是琉璃河遗址发现80周年。8月28日,“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这是该遗址历次展览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共展出文物180件(套),其中113件(套)为首次公开亮相。

“鼎天鬲地”首次同框,北京城打这儿起的头——

  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卢旭  摄

  步入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展厅,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三千年前的燕都。展览以“封疆—营都—立制—保护”为叙事主线,通过“受命北疆”“燕都肇建”“鼎天鬲地”“传承永续”四个单元,系统梳理琉璃河遗址的考古成果与保护历程。

  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是被誉为“鼎天鬲地”组合的国宝级文物堇鼎、伯矩鬲实现首次合璧展出。堇鼎是北京地区目前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通高62厘米,重41.5公斤。鼎内清晰铸有4行26字铭文,记录着“堇”奉燕侯之命前往宗周向太保献食并获赏赐的史实。它不仅体量震撼,更在礼制、饮食乃至青铜冶炼技术上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展厅不远处,伯矩鬲以精美的纹饰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这件高33厘米的鬲身上装饰着七个牛头,盖钮、盖面、袋足处处见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据首都博物馆展览部副研究馆员、策展人赵立波介绍:“伯矩鬲艺术设计与铸造工艺极为高超,堪称周初青铜器中的杰作。它和堇鼎组成的‘鼎天鬲地’组合,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西周礼乐文明的典型代表器物。”

“鼎天鬲地”首次同框,北京城打这儿起的头——

  伯矩鬲    本报记者  卢旭  摄

  真正点明展览主题的展品是一组名为“作册奂”的青铜器——鼎、卣、觯。它们在2021年出土于琉璃河遗址M1902墓,器身铭文中反复出现“太保墉匽(燕)”四字。“‘太保’是西周重臣召公奭,‘墉’指筑城,‘燕’就是琉璃河一带。”赵立波解释道,“‘太保墉燕’意为召公亲自来到燕地主持筑城,这是北京城市建设史最早的出土文献,实证北京三千余年建城史。”据了解,墓主“作册奂”可能是一名史官,他用太保召公赏赐的贝币铸成这套礼器,铭记下燕都肇建的重大事件。

  除了这些“明星文物”,出土于M1193大墓的克盉、克罍也颇具看点——两器内壁各铸43字相同铭文。其中,“命克侯于燕”明确记载周王封召公之子“克”为燕侯,管理燕地人民。展览中还有一对意趣盎然的“青铜簋兄弟”——圉簋与伯鱼簋。它们出土自同一墓葬,出土时间却相隔40余年。这两件器物的外形如“双胞胎”,铭文也彼此“错配”:2021年出土的伯鱼簋盖铭为“伯鱼作宝尊彝”,与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圉簋的器底铭一致,伯鱼簋的器底铭“王赐圉贝,用作宝尊彝”却是圉簋盖上的内容。赵立波表示,“据铭文推断,这两件簋的盖、身在下葬时可能混淆了,这一错就是3000年。”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最新考古成果,当时的燕都拥有“两重城垣结构”,城址规模可达百万平方米,与地处周王朝中心的陕西宝鸡周原遗址一致。赵立波表示,琉璃河遗址不只是北京的城市之源,更为研究西周国家形态与都城制度提供了关键线索。

  展览的尾声并未停留在历史的讲述上。现场特别设置了“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建设”设计方案的公众投票区,让观众参与遗址未来规划,推动考古遗产从学术成果向城市文化名片转化;展览同步打造了文创精品展售区,甄选承载房山区地域文明的非遗工艺品与创意设计,让观众将浓缩的历史文化带回家,全方位延伸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命力。

  策展人语

  首都博物馆展览部副研究馆员、策展人 赵立波:

  作为西周封国遗址,琉璃河遗址发掘时间最长、发掘规模最大、发掘内涵最丰富,入选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琉璃河遗址是北京三千余年城市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渊源,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例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次展览不仅是琉璃河遗址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文明的传承与守望。借此展览,首都博物馆诚邀观众共同参与守护琉璃河遗址珍贵的文化遗产,期待古老的文明之光继续照亮当代北京的文化发展之路,为这座千年古都谱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篇章。

  作者:刘源隆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进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13
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
13
近年来,杭锦旗有序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实施建设库布其沙漠锁边林草带、风沙路径阻隔带、光伏治沙带等治沙项目,促进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改善。近年来,杭锦旗有序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实施建设库布其沙漠锁边林草带、风沙路径阻隔带、光伏治沙带等治沙项目,促进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改善。
13
9月1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拍摄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无人机照片)。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9月10日正式启动。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9月10日正式启动。
12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12
9月11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格更召嘎查田间收割青贮玉米(无人机照片)。秋日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秋收等农事活动,田间地头一片繁忙。
12
9月10日拍摄的四川彭州湔江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勇 摄)  入选的赤山湖灌溉工程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与防洪调蓄工程,灌溉面积7.7万亩。入选的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由公议沟、三家店等五条古渠及周边泉、井组成,其中公议沟建于辽代。
11
在总结“十四五”找矿突破标志性成果时,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把能源矿产列在第一位。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说,目前海洋油气成为我国增储上产的主力,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的70%以上。
11
这是9月10日拍摄的位于库布其沙漠的达拉特旗光伏基地(无人机照片)。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里,一块块蓝色光伏板鳞次栉比、铺陈排开,将沙海变成绿能涌动的“蓝海”。
11
9月9日,工作人员在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展示抓到的螃蟹。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这是9月9日拍摄的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内的稻田(无人机照片)。
1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