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地铁9号线
部分车厢座位被拆除一事
引发关注
记者从上海地铁了解到,针对9号线高峰可能出现的车厢拥挤情况,上海地铁探索尝试在满足安全条件的情况下,在9号线列车部分车厢区域增加乘客站立面积。
目前,9号线只有一列列车试点拆除部分座位。
座位拆除后,情况如何?
上观·文汇记者采访后发现
拆除座位后
车厢内大约能多站25名乘客
新闻坊记者也发现,在列车的一头一尾,各有一节车厢、共计4排座椅已被拆除。
记者看到,座椅拆除后,车厢内确实可以多站上一排乘客。
不过,不少9号线的老乘客都觉得,拆除座椅虽是运营方的好意,但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也有乘客表示:座位拆掉后,好像站着还蛮累的。
有市民建议增加扶手保障乘客站立安全;
还有人担心拆除部分座椅后,给了“板凳族”更多空间放置小板凳。
记者从上海地铁获悉,后续是否会进一步拆除座位视情况再决定。
9号线为何要千方百计扩大运能呢?
9月9日,上海交通委指挥中心发布了《2024年上海交通运行年报》城市客运篇。
2024年,上海城市客运需求稳步增长,向集约化、便捷性的交通方式集中。“公交优先”战略持续深化,公共交通客流同比有所增长。轨道交通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继续主导城市公共交通;市域铁机场联络线开通运营后,上海两大机场之间的联络效果显著,并分流了9号线中春路至七宝的断面客流。网约车和巡游车的使用特征逐渐趋同,网约车市场份额显著领先。
2024年上海轨道交通全网日均客流1027万人次,同比上升2.4%。工作日平均客流1162万人次,同比上升1.9%;休息日日均客流730万人次,同比上升3.7%。2024年3月8日、3月29日全网轨道交通客流分别达到了1339万和1332万人次,刷新了曾在2019年3月8日创下的1329万人次客流纪录。
除5号线及6号线外,各线路客流同比均有所增长。2024年线路客流排行,2号线、1号线和9号线日均客流依然位列前三。14号线、15号线、18号线同比增长幅度居全网前三,但增速已较开通初期放缓。除了以上3条线路外,11号线因2023年6月与苏州11号线“握手”,日均客流同比增加3.4万人次,占全网客流增量的14%。
站点客流排名总体变化不大,部分站点早高峰客流增长迅速。全网日均进出站客流总体以同比上升为主,其中客流同比上升站点280个。总体客流排行前五的站点分别为虹桥火车站、人民广场、上海火车站、南京东路、静安寺。居住相对密集区域进站客流最大的五个站点仍是泗泾、九亭、佘山、曹路、莘庄;岗位相对密集区域出站客流方面,陆家嘴、静安寺、南京西路、人民广场、漕河泾开发区等站工作日早高峰出站客流排行前五。
对于要不要拆除座位
你怎么看?
留言说说吧!
本文综合自:新闻坊、上观·文汇、澎湃新闻、东方网、此前报道等
作者:李恩蟾 张晓鸣 周辰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