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轻信不透露多核实
别被“套路”耍得团团转
开学季反诈指南
全民防诈 诸骗难近
建议收藏+转发给身边的同学及家长
时刻保持清醒
开学了,反诈先行!新学期一定要绷紧反诈的弦!诈骗手段千万变,识骗防骗是关键。以下几类高发骗局请大家牢记于心,避免被骗!
01
冒充老师收费诈骗
开学季到了,诈骗分子有时会佯装学生家长加入“班级群聊”,随后通过更改头像和昵称冒充学校老师,或谎称受老师委托,通过群发消息或添加群内家长为好友私聊等方式,以缴纳各种费用的名义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凡是接到自称老师或熟人要求转账的信息,务必要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确认,在核实确认之前切勿转账!
02
刷单返利类骗局
诈骗分子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发布“刷单兼职”信息,以“工作轻松”“高额收益”等噱头作为诱饵,并通过多种手段骗取受害人信任。
例如:提供虚假公司备案信息供受害人查询,伪造后台交易记录打消受害人顾虑,安排“托”在群聊内发布高额收益截图。初步引导受害人完成刷单任务时,他们会确保前几次刷单成功,迅速返还本金和佣金,使受害人获得收益并建立信任。随后,便以操作失误、系统原因等为借口,要求支付解冻金、保证金等,诱使受害人持续加大投入,最终在转账后立即被拉黑,这时才意识到上当。
警方提示
“刷单、刷信誉”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并非正当兼职。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所有刷单都是诈骗。
03
“退款、理赔”类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网上店铺或快递公司的客服来电,谎称商品丢失或有质量瑕疵,并主动提出理赔。获得信任后,通过钓鱼链接骗取受害人银行卡、支付账号、密码等信息,逐步诱骗其向指定账户转账,得逞后立即将受害人拉黑。
警方提示
正规网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切勿点击陌生人提供的网址链接,切勿随意填写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更不要按照对方指示打开屏幕共享功能。
04
远离“帮信”
非法出租、出借、出售“电话卡”“银行卡”和互联网账号,会导致产生大量“实名不实人”的电话卡和银行卡。这些卡和账户不仅会被不法分子用于非法洗钱、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还可能用于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相关人员可能会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警方提示
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账户、手机卡和各类支付账户均属于违法行为。务必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手机卡、银行卡等,一旦丢失请及时挂失。无论何种情况,切勿贪图小利,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千万不要以身试法。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