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里藏着一个可能 “突然破裂” 的 “隐形炸弹”—— 脑动脉瘤。它可能悄无声息地在颅内血管中生长,平时毫无症状,可一旦破裂,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不少患者直到危机发生,才追悔没能早发现、早干预。
脑动脉瘤的
预防与识别
别 等 破 裂 才 重 视 !
脑动脉瘤被称为颅内的 “定时炸弹”,
其破裂可能引发致命性脑出血,
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了解脑动脉瘤的预防与识别知识,
能帮助我们有效降低风险、及时干预。
01
认识脑动脉瘤
并非肿瘤的 “血管隐患”
脑动脉瘤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肿瘤,而是颅内动脉壁局部异常膨出形成的囊状结构,就像血管壁上鼓起的 “小气球”。这种膨出的血管壁通常较薄弱,在血压波动等因素影响下,可能发生破裂出血。
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
脑动脉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并不低,约有 3%~5% 的成年人存在未破裂的脑动脉瘤,但多数人终身不会出现症状,也不会破裂。不过,一旦破裂,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首次出血的死亡率可达 30%~40%,再次出血的死亡率更是超过 60%。
02
高危人群
这些人需提高警惕
虽然脑动脉瘤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以下人群属于高危群体,应加强关注:
有家族遗传史者:
若直系亲属曾患脑动脉瘤,自身发病风险会明显增加。
高血压患者:
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持续损伤动脉壁,增加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风险。
吸烟人群: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硬化,诱发动脉瘤。
女性群体:
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尤其是绝经期前后的女性,可能与激素变化有关。
脑血管畸形者:
本身存在脑血管发育异常的人,更容易出现动脉瘤。
03
科学预防
01
控制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建议每周至少 1~2 次),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避免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导致的血压剧烈波动。日常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 5 克以内,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的摄入。
02
戒烟限酒
吸烟是明确的可控危险因素,应坚决戒烟;饮酒需严格限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避免酗酒。
03
健康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日不少于 500 克)、全谷物,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通过合理饮食保持健康体重(BMI 控制在 18.5~23.9 之间)。
04
规律作息
避免长期熬夜和过度劳累,保证每天 7~8 小时充足睡眠,通过冥想、散步等方式减轻精神压力,维持神经内分泌稳定。
05
定期体检
高危人群建议每 2~3 年进行一次脑血管专项检查,如头颅 CT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或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04
识别信号
警惕动脉瘤的 “预警”
01
突发剧烈头痛:被患者形容为 “一生中最剧烈的头痛”,如同 “头部被重锤击打”,常伴有喷射状恶心、呕吐,这是动脉瘤破裂的典型首发症状。
02
视力异常:动脉瘤压迫视神经或动眼神经时,可能出现单侧视力快速下降、看东西重影(复视)、视野中出现黑影(视野缺损)等。
03
肢体麻木或无力:若动脉瘤影响到大脑运动功能区域的供血,会导致单侧肢体麻木、无力,甚至出现行走不稳、握物掉落等情况。
04
意识障碍:动脉瘤破裂后颅内压迅速升高,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情况,若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
05
其他症状:还可能伴有颈部僵硬(低头时疼痛明显)、突发癫痫发作、耳鸣或听力下降等表现。
05
应急应对
保持镇静:避免患者情绪激动和任何剧烈活动,让其平卧休息,头部可稍垫高 15°~30°,减少不必要的搬动,防止出血加重。
及时呼救: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 120),清晰说明患者症状、发病时间和具体位置,请求派遣具备神经外科急救能力的医院接诊。
避免进食:此时患者可能出现呕吐,暂不要给患者喂水、喂药,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可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便于呕吐物排出。
记录症状: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清醒、模糊、昏迷)、瞳孔变化(是否一侧变大)、症状出现和持续时间,为医生快速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信息。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