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抱、捏腿……男性“陪爬”峨眉山被指“擦边”,多方回应

2025-08-31 08:25来源: 封面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连日来,四川峨眉山“陪爬”引发关注。多段视频显示,在峨眉山陡峭的台阶上,多名男性“陪爬”队员各自或拉、或背、或抱,甚至肩抗女性游客爬山,还给对方扇扇子、捏腿放松。

  不少网友留言,质疑过度的肢体接触,有“擦边”之嫌。

  8月30日,封面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在峨眉山陪爬游客上千位的领队杨先生、乐山市旅游协会执行会长成红、四川仙山律师事务所律师范志伟和峨眉山景区管委会。

  他们告诉记者,法律并未明确禁止“陪爬”职业,但其具体服务行为必须符合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管委会将密切关注此类新兴业态,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予以坚决处理。

背、抱、捏腿……男性“陪爬”峨眉山被指“擦边”,多方回应

  四川峨眉山“陪爬”引发关注。

  网友质疑

  抱、背、扛还揉腿

  服务陷“擦边”争议

  记者注意到,四川峨眉山金顶海拔3079米,徒步路线超过27公里。

  近年来,随着登山、徒步等旅游方式的兴起,峨眉山出现了多个规模不等的“陪爬”团队,总共约50人从事此类职业。其中以男性居多,也有女性从业者,绝大多数为95后和户外运动爱好者。

背、抱、捏腿……男性“陪爬”峨眉山被指“擦边”,多方回应

  峨眉山金顶海拔3079米,徒步路线超过27公里。

  连日来,多个峨眉山陪爬的视频显示,陪爬队员们背、扛、抱异性游客,爬山间隙还为游客扇扇子、捏腿等。视频内容引起广泛的讨论,有网友质疑,“陪爬”服务涉嫌“擦边”,留言:这些游客到底是去爬山还是冲着身材好颜值高的陪爬队员去的?

  也有网友留言,认为陪爬队员在提供登山服务外,还提供情绪价值,使登山途中的安全更有保障,没必要对其污名化。

  从业者发声

  主要提供路线规划、安全保障

  “不会主动与游客发生肢体接触”

  面对争论,在峨眉山带队陪爬,服务游客上千人的杨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不会主动与游客发生肢体接触,“只有在客人要求的情况下,才会提供帮助,其余时间都会跟客人保持正常身体距离。”

  据介绍,杨先生所在陪爬团队成员主要为当地户外运动爱好者,拥有扎实的体能基础,具备野外生存、应急救护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陪爬的价格按照线路、登顶时间不同从500—1200元/人不等,团队提供冲锋衣、登山杖、头灯、暖宝宝、墨镜、雨衣、冰爪、登山帽、拍照道具、音响、口罩、护膝、必备药品等20多种物资,以及无人机拍摄、登顶奖牌、免费代背背包等服务。

背、抱、捏腿……男性“陪爬”峨眉山被指“擦边”,多方回应

  四川峨眉山“陪爬”引发关注。

  “最主要的还是提供路线规划和沿途的安全保障。”杨先生告诉记者,峨眉山全程徒步登山对普通游客有较大难度,他们团队成员在陪爬时,会为中途走不动的游客予以鼓励,为其提供情绪价值,完成登顶心愿,也会为游客讲解峨眉山的文化与风光。

  “我们是明码标价,服务内容公开透明,且没有任何隐性消费和服务。”杨先生说。

  记者注意到,在部分以户外旅游为主题的社交平台上,曾出现打卡“峨眉山公主抱”的话题。杨先生也向记者证实,存在这一部分游客,但这并不是主流客户,“十个里面有一个吧,也仅仅是打卡游,完全不存在擦边的情况。”

  管委会回应

  市场需求催生新业态

  “正探寻和专业机构合作并加强监管”

  在峨眉山景区管委会看来,“陪爬”的出现,与景区2023年开始的越野挑战赛有关。

  大赛后,景区大力推广徒步线路,鼓励游客来峨眉山开展户外运动,但由于峨眉山景区徒步线路距离长、海拔落差大,带火了“峨眉山会惩罚每一个嘴硬的人”等热门话题的同时,催生了“陪爬”一类的新兴职业,护送和保障体力一般的游客安全徒步登顶峨眉山。

背、抱、捏腿……男性“陪爬”峨眉山被指“擦边”,多方回应

  峨眉山景区大力推广徒步线路,鼓励游客来峨眉山开展户外运动。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暑假,峨眉山景区也曾多次组织“Meet那些叫‘峨眉’的生命”活动,由景区生态专家带领,通过两天一夜的行程去了解峨眉山的生物多样性,体验仙峰茶会特色文化,以及寻找古生物化石等,上千名游客参与活动,进一步推动峨眉山徒步旅游的发展。

背、抱、捏腿……男性“陪爬”峨眉山被指“擦边”,多方回应

  峨眉山景区也曾多次组织“Meet那些叫‘峨眉’的生命”活动。

  面对网络上的争议,峨眉山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景区一直都非常关注和重视游客的需求,类似“陪爬”这种市场催生的新兴业态,他们已经加强监管,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予以坚决处理。

  “同时景区已在探寻和专业机构合作,引导经营主体成立行业协会,让峨眉山的户外活动既能满足游客需求也能规范安全。”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他们了解,目前在峨眉山从事“陪爬”职业的人员,皆持有急救证或高山协作员证书。

  旅游协会建议

  新职业反映出旅游消费的变化

  应积极引导,建立职业培训与认证体系

  对于“陪爬”服务的争议,乐山市旅游协会执行会长成红称,峨眉山“陪爬”职业的兴起,背后反映出了现在旅游消费需求的深刻变化。

  成红告诉记者,陪爬并非体力辅助那么简单,既要有安全保障,也要有情绪价值提供以及类似导游导览服务。

  成红认为,当前陪爬行业缺乏准入门槛与服务标准,在人员资质认定、安全保障责任、服务内容边界等方面需进一步规范,相关部门也应积极引导,加快建立职业培训与认证体系,既保障游客的权益,也为从业人员提供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背、抱、捏腿……男性“陪爬”峨眉山被指“擦边”,多方回应

  峨眉山金顶海拔3079米,徒步路线超过27公里。

  律师解读

  新兴职业法律并未禁止

  “陪爬”队员要明确服务边界

  在四川仙山律师事务所范志伟律师看来,“陪爬”服务其实是“陪伴经济”的一种形态,确实满足了不少游客的需求,但它也像很多新事物一样,游走在现有法律和行业规范的边缘。

  “目前,法律并未明确禁止这一职业,但其具体服务行为必须符合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范志伟律师建议,“陪爬”服务应与客户签订书面服务协议。协议应明确服务内容、费用、权利义务、免责条款以及纠纷解决方式,并为自己和客户购买合适的商业保险。

  同时,范志伟律师提醒,“陪爬”队员要明确服务边界,不提供超出自己资质和能力范围的服务。特别对异性游客保持专业和尊重的态度,避免不必要的肢体接触,保护游客隐私。范志伟律师还提醒,购买服务的游客,应选择专业的机构,避免向私人购买服务。

  经验者反馈

  专业陪爬是安全卫士,

  也是自然课老师

  曾经购买过陪爬产品的游客体验怎么样呢?

  来自成都的郭女士不久前在“陪爬”队员的协助下,完成了峨眉山登顶之旅。

  回忆起这次经历,她印象最深的是陪爬队员们的幽默,“一路上介绍了很多有趣的内容,分散了登山途中的疲惫。肢体接触方面,在我看来都在合理范围内,爬不动的时候难免会搭把手。”

背、抱、捏腿……男性“陪爬”峨眉山被指“擦边”,多方回应

  峨眉山景区多次组织“Meet那些叫‘峨眉’的生命”活动。

  暑假里参加过“Meet那些叫‘峨眉’的生命”活动的宝妈王女士,也向记者分享了对“陪爬”的看法:“儿子从前总抱怨爬山无聊,但跟着陪爬队员——小东哥哥学习辨认植物、听传说故事后,全程都蹦蹦跳跳地问问题。”

  在她看来,专业的陪爬既是安全卫士,也是自然课堂的老师。

  (图据受访者)

  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8月30日,在山东省荣成市府新小学,小学生们跨越“成长跨栏”,步入新学期。开学在即,各地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新学期。开学在即,各地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新学期。开学在即,各地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新学期。
31
这是8月30日拍摄的成渝中线高铁科学城站六线道岔特大桥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8月30日,由中铁十二局承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科学城站六线道岔特大桥顺利合龙,为线路按期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31
这是8月30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内拍摄的银河下的6号火山与草原(堆栈合成照片)。初秋时节,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的草原上,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沐浴在星空与银河之下,景色壮美动人。
31
记者29日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北京市综合运用国旗红旗、立体花坛、宣传画面、夜景照明等形式进行景观布置工作,以庄严隆重、恢宏大气的氛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30
8月28日晚,布置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四万盏太阳能灯将鸣沙山一面山体点亮,让夜晚的大漠更具魅力。
30
8月29日,西安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举行“长安霓裳·跟着国潮游陕西”汉服文化推广活动,在七夕节为市民游客送上一场文化大餐。
30
题:为什么战旗美如画——8位阅兵擎旗手讲述战旗背后的故事 阅兵活动当天,第82集团军某旅二级上士陈卓将手擎“势如破竹”战旗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29
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开幕。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开幕。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开幕。
29
8月28日晚,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闭幕,并揭晓金鹿奖。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8月28日,在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闭幕式上,《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获金鹿奖最佳导演奖。
29
8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行首场外出参观采访活动,近200名境内外记者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宛平城和卢沟桥等地参观采访。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本场外出参观采访活动的主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参加活动的记者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家媒体。
2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